不知道“我打死你”这几个字皮皮是从哪里学来的,总之结果就是昨天他对着我恶狠狠地说:“我打死你。”他说的那么自然,那么理直气壮,那么的让我心惊胆战。
起因很简单,我们在玩球,我把球扔给皮皮,而皮皮没有接住,于是球砸到了小皮,小皮感到受到欺负了,立刻像一头被激怒的小狮子,开始龇着牙反攻了,反攻几次未果,就怒不可遏,拿着篮球冲我跑来,嘴里叫嚣着:“我打死你!”
那一刻很慎人!
我自认为我对儿子的话语中没有用过这么极端的话,可是儿子竟然对我用如此极端的词语,我有些蒙了。第一反应就是扔下球,不理他,我本想过去揍他一顿,但是我认为用更暴力的手段制止暴力词语,不是一种好办法。可是我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唯一的结果就是我转身就走。皮皮见我不理他了,开始有些生气,上来揪住我的衣物,要我回去和他打球,我依然不吭声,只是生气地瞪着他。我们僵持了很久,直到皮皮开始掉眼泪。我这才开口教育他,告诉他用这个词不好,告诉他在游戏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竞技运动中,参加活动的人都有可能伤到别人或者被别人弄伤,所以参加运动的人首先要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很正常的,如果伤到别人,你要真诚地道歉,如果被别人弄伤,你也不应该怀恨在心,要及时地原谅对方,相信对方是无意的。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态,游戏才会越玩越好玩,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玩。
皮皮是含着泪接受了,而我对他的惩罚就是不和他玩球了。
我一直隐约地感觉到上次皮皮被咬的影响还没有结束。从上次被人咬,皮皮知道了受人欺侮的时候要还手,可现在又感到矫枉过正了。很显然,皮皮并不清楚什么是受人欺负,在游戏过程中别人无意的碰一下或者打一下,在他的眼里都变成了恶意的行为。于是皮皮开始恶狠狠地还手,而且美其名曰:老师教的。我相信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本意是好的,是想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可是由于界限的含糊,小皮和大多数的同龄孩子在增加了警觉性的同时却也增加了敌意,增强了对恨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败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