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2013-09-16 16:02:54)
标签:

214国道

茶马古道

大理

虎街

南涧

文化

分类: 云南的世界遗产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让无量山饮益海内外。无量山又名蒙乐山,“因山高不可跻,有足难攀,谓之无量”,被南诏王封为南岳,与中岳苍山、北岳玉龙雪山、东岳乌蒙山、西岳高黎贡山并称于云岭大地。无量山的洞壁、独石、断桥、密林,都蕴藏着许多迷人的故事。这些在《天龙八部》里都能读到。现在我们走进无量山中的茶马古道,一起探寻传奇虎街。

    虎街的建村年代如今已无法考证,由于地势险要,太平天国时期李文学起义曾在虎街设过大营,当地的村民们习惯称“红白旗闹事”。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在其《南涧县十二兽历和〈母虎日历碑〉散记》一文中写道:“在南涧彝族自治县虎街,上世纪初有一座较大的山神庙,在庙下壁的上端绘一只黑色大虎头……则译为《母虎日历》最为恰当。”这为虎街增添了一丝神秘。

  虎街位于南涧彝族自治县宝华镇附近石洞寺大峡谷上的一个平缓的小山坡上,距南涧城40多公里,214国道从峡谷半山腰经过。从前,西双版纳及景东、思茅等地的茶商、烟商和大理、丽江等地的盐商、碱商以及丝绸商人历经坚险,在此汇集、相遇、歇脚,虎街顺其自然地成为古道上的繁华小镇。彝族母虎文化、马帮文化、古商贸文化、传统饮食文化和佛教文化在此地碰撞交融,周围石洞寺、朝阳寺、红木寺、土主庙、城隍庙、锁水阁等寺庙错落有致,证明其曾一度繁华驰名。茶马古道从村心贯通两头,长近一千米,宽约四米,是由青石板和大小、形状、色彩各异的小石块铺成的,路的中间有宽60公分,长1到2米不等的方形的青石板,周围则是那些小石块,都印满了马蹄的声响。以黄土为主要建材建成的黄色土房,刷上白色的石灰,盖上青瓦,古朴而厚重,正如老虎的花斑纹,在灵动的峡谷云雾中若隐若现,更显神秘。

    虎街土主庙建在古镇古道东北角,这里曾供奉有用彝文书写的清代“母虎日历碑”。此碑正壁上端绘画有一黑色大虎头,象征土主神细奴逻,虎头左下侧依次绘有虎、兔、穿山甲(学名龙鲤)、蛇、马、羊,右下侧依次绘有猴、鸡、狗、猪、鼠、牛,共12兽神图。从碑文记载可知彝族虎崇拜和十二兽历法在当地的广泛使用情况。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刘尧汉先生早对宝华虎街土主庙“母虎日历碑”进行了较深的调查和研究,并在其主编的《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一书中进行细致的记录和阐述。南涧彝族自称“腊倮拔”,腊即虎,倮即龙,拔即人,连起来含义为龙虎的传人,把虎视为万物之神,万兽之王,以神敬之。虎街空五赶六,每逢十二兽神记日的虎、猴日为街天赶集贸易,是古老的十二兽历法在当地使用的见证。民间习惯把虎称作大猫猫,猫街也就成了虎街的昵称。

  “虎”本来是彝族本土崇拜的灵物,虎街张、沈、刘、蒋、李、席等八姓全都是汉族,而周围的村寨几乎全是彝族,虎街汉族的山神庙里供奉了与本民族无关的灵物,是彝族融合了他们,还是他们?成了一个侍解之谜。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走读中国最美214国道之茶马古道传奇虎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