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评西双版纳摄影家邱开培和他的作品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州摄影家邱开培《神奇雨林、如画傣乡》摄影展,在今年泼水节期间和观众见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与此同时,他的图书《问象》、《雨林中的西双版纳》也如期出版发行。这是一位老边防战士奉献给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的一份精美精神食粮;也是邱开培40多年来热爱边疆、讴歌边疆、回报边疆养育之恩的珍贵礼品。这些作品拍摄的大多是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双版纳是一个诗画组成的地方,更是一个光影斑斓的世界,大自然中瞬间变幻莫测的光与影,难寻难觅,刹那间就消逝在人们的眼前,永不重复。然而,这些充满了神韵的光影,却永远凝固在邱开培的眼睛之中。他的作品,无论是风光还是风情,无不体现出对西双版纳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
西双版纳的风光风情曾被许多人无数次的拍摄过,应当不算新艳惊人,别开生面,然而看过邱开培的作品之后,你会感觉到莫名的惊奇与震撼,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这些作品能勾起人们对这块美丽地方的渴望,并会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那么,邱开培眼中的西双版纳到底美在哪里呢?
我们以为:第一是美在发现。雕塑大师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家就是能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对美的发现是一个摄影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才能。邱开培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参军到西双版纳,长期在边疆巡逻站岗,长期在雨林中穿梭跋涉,他熟悉西双版纳的山川河流,热带雨林,熟悉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生存状态和独特品格。正因为熟悉,他才会在边疆人民平凡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亲切深沉的,对生活充满幸福感的活动场景。也正是有这样的积淀,邱开培眼中的西双版纳才会表现出他独特的个性与人格化地象征意义,也才会使观众得到赋予启迪性的丰富想象和审美感受。
第二是美在情感。邱开培的摄影作品,给人一种大视野、大气魄、大画面的感觉,看了他的《雨林印象》使人们感到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那么的辽阔和舒展、生机盎然。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他的《雾化傣乡》所表现的是一种边地傣乡的恬静之美,坐落在绿色山峦之中的村寨,被云雾缭绕、轻烟飘渺,如同雨林深处的世外桃源。他用河流、田块、村寨勾画出的《田园风光》使人感觉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恒。邱开培说:每当站在高处,面对一望无际的绿色和如诗如画的世界,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喜悦,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触摸到了热带雨林的节奏和韵律,倾听到了边地古老的天籁之音,因此我才会把自己浓烈的情感尽情的泼洒在这片神奇的热带雨林中。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无论在自然风光,还是关于民俗、人文的作品中,你都会感觉到这位老边防战士对边疆的山水和风情的独特感知。刚开始到军分区工作的时候,邱开培学的是文字报道,是用手中的笔来描写和刻画这些人和景的,但后来他发现摄影更能够表现神奇的雨林和如画的傣乡,他拿起了相机,这一拿就三十多年没有放下,就是在创建野象谷景区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下过相机,用镜头记录那些生活在雨林中的亚洲象。正是有对边疆各族人民的理解和热爱,他的作品才会激情四溢、意境隽永。
第三是美在表现。摄影有美的发现,美的情感还不够,还需要一种美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幅完美的摄影作品。邱开培眼中的西双版纳有云雾飘渺的山村、山寨,层林尽染的山峦,他利用光影的反差,显示出傣乡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他的每一幅作品都生动的体现出平衡对称,变化的美学要求。他的作品主体突出、背景和谐、构图优美。影调、色彩、色相、明度、饱和度都应用得相当恰当,正是这些摄影语汇的灵活应用,才会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欲。
摄影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危险、充满刺激,又充满乐趣并能记录刹那间永恒的艺术。为了拍摄西双版纳绚丽多彩的山山水水,他常常四点钟起床,爬到山顶上选景,一次又一次爬到四十几米高的铁塔上拍摄。长期的劳累影响了他的健康,2009年他被查出癌症,面对病魔他没有倒下,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继续用光影描绘美丽的西双版纳。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邱开培说:“西双版纳是一个有说不完的故事,拍不完的风景的美丽地方,每当我举起相机,镜头对准旖旎风光、民族风情,刹那之间心静了,无忧无虑了,剩下的只有快乐和激情;摄影使我心境轻松,也使我的病痛减轻,助我精力充沛,乐观从容地做好我想做到的事。摄影流出的是汗水,得到的是美的享受,追求的是对生活、对工作、对艺术的真诚态度。那湛蓝的天空,静谧的晨雾,金色的原野,纯朴的民风,常使我为之震动,使我一次又一次拿起手中的相机;我不求获奖,只求以镜头为笔,用神秘的光线,细节的捕捉,记录下生活的一个个片断,一片片风景,记录这片土地上人们劳动和生活的幸福,以及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画卷,记录西双版纳的美。”
参观了邱开培的摄影作品,我们想起了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邱开培摄影作品中,我们感觉到摄影不是无情之物,不是纯技巧的玩弄,他是摄影家内心情感的外泄,是摄影家对自然、人生的感慨,也是摄影家理想和愿望的载体。正是邱开培对养育他的西双版纳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对这里的人民积淀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才会用如此满腔的激情去表现它,赞美它。正是因为邱开培具有较为深厚的扎实生活思想艺术功底,他眼中的西双版纳也才会成为妙手天成的好作品。《神奇雨林、如画傣乡》的成功之处,来源于他对西双版纳的浓浓之情。
”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邱开培简介
邱开培,男,1951年生,云南景谷县人,1970年入伍,历任战士、新闻报道员、宣传文化干事。1990年10月,转业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工作。1993-2003年主持开发创办野象谷景区和望天树景区。他有30余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大奖,在全省移动杯摄影大赛中,他一个人揽括了从二等奖到优秀奖七个奖项。他的作品《清净》曾获世界佛教大会摄影展览二等奖;组照《雾化西双版纳》获发现“云南之美”摄影大赛金奖,《雨林山寨》于2008年入选北京奥运会图片展。他是一个癌症病患者,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同时,完成了《问象》、《雨林中的西双版纳》两书的写作和出版。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 [转载]以光影记录西双版纳之美](//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