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诺:留住我们西双版纳傣族在橄榄坝的根!(ZT)
(2011-10-17 10:18:14)
标签:
勐罕镇艾诺傣族傣文化博物馆橄榄坝乐活旅游泰国西双版纳杂谈 |
分类: 西双版纳乐活 |
配音:这是勐罕镇傣族园的一处小竹楼,从外面看,这栋小楼和随处可见的傣家院落没什么两样,可是一推开门,你就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没错,这不是一栋普通的小楼,而是一个关于傣族文化的原生态博物馆,庭院中陈列着各种反映傣族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的物品。这个傣族生态“博物馆”——艾诺书库的主人,艾诺老师,更是一个傣文化宝库。 |
|
配音:艾诺所担心的,并仅仅不是这个小博物馆的延续和发展,在他眼里,傣族的年轻人,正在慢慢地对傣文化失去兴趣,他们向往物质生活,任凭传统逝去,他们向往成长,却往往忘记了把根扎进傣文化的宝库里,这才最致命的事情。 现在担心的事比较多,我为什么要留下这些东西,因为我们的年轻人又看不起老祖宗的东西,为什么看不起 不知道,特别是年轻人,我的老根,他能够雕鼓,鬼面什么这些,都没人学,看不起,但是他们要用,跳起来必须要象脚鼓,他们又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说你们要抬高价格,我说一个象脚鼓1500、1600最低,我要压他们年轻人学,要不然真不行了,我们傣族空有虚名了以后,包括从表面上,特别是穿戴用,慢慢地变了,那么语言上,要同化了,那么风俗上,保不住了,很危险的事情, 配音:没有外力的推动,牛钟“丁冬”的摇摆总会归附平静,没经过傣家传统文明濡养的傣家人,又怎么把自己从民族之林中辨识出来? 我们的根,主要是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传承下去文化,因为文化没有了,淡化了自己的很多东西,比如习俗上,傣族本来是像水一样的,很文明很礼貌的一个民族,现在到处都粗粗鲁鲁的,说话啊,有点钱好象不得了了,我说这不是傣族, 配音:这个水与火的民族,走到物质繁荣的21世纪,突然被蜂拥而来的财富迷了眼,物质大潮汤汤下,乳胶泛金滚滚流,原本坚定的信仰,原本恪守的理念,突然面临着一万种可能的消解。民族文化断裂的危险,刺痛着艾诺的神经。 我说我们人像知了一样的,人生知了命,早晚不好定,因为知了活在世上很不长的,据我了解,十六天最长,它一活下来,从土里面爬出来变成知了,从蛹里面变成知了,唱啊跳啊,晚上唱歌白天死了,我说人也是一样,很短命的,那么你能做什么就要做到底,你活在人间不是来毁人间的,不是来吃人间,是来要建造人间,包容人间,为什么你现在,年轻人就不考虑到这些东西, 配音:在艾诺老师看来,傣族要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更多的尊重和发展,恰恰要从傣文化的传统里找药方。而艾诺书库,为将来的努力提供了镜鉴,发出了一声呐喊。 人总是要归宗的,但是在世的时候,像刚才我说的,能做什么就做到底,做得要让人爱,做得要让人喜欢,要把自己传统的东西不断地改进,发扬,老师老了也不可能,但是能做一个借鉴的东西,有了过去才有今天,有了今天才有未来的考虑,汉语有一句名言,盛世兴收藏,乱世买黄金,这句话给我们启迪很大,我们现在必须要学习一些本土的古老的比较优秀的能够启发能够养活自己的一些知识的东西,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记者手记:我们并非在责备一代人,也不是在慨叹一个时代的逝去,民族文化断裂的危险也并非只在傣族中存在。时代总在发展,观念时刻更新,我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明白,只有传统文化的根扎牢了,发展了。物质文明的大树才会万古长青。到了那时,人们或许会换另一种眼光来看赖以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人们也一定会想起艾诺老师和他不知疲倦的呼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