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11月10号相约黔东南西江苗寨牯藏节:13年一次

(2010-10-17 20:56:30)
标签:

西江

苗寨

苗族

黔东南

健康

乐活

自助游

旅游

功略

民族

原生态

生态旅游

分类: 攻略
牯藏节有称鼓社节、拉鼓节、祭鼓节,是苗族地区盛大的传统祭祀节日。各地节日周期不尽相同,有3年、5年、7年、9年、11年、13年举行一次的,也有30年举行一次。因耗资巨大,多数是11年或13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在农历九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

 

http://b52.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e8279bdf703ff2df0a904d05b45e4d69398dc5e3a29ad34c104a20be21e5244319d0cd4e1171f9e7401d797635611bbdce6570634aaddce52b45ba63ad22e9b1a5960e258d607f79ba50e5f3f62e5860615aaefe&a=46&b=52

 

http://b50.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e8279bdf703ff2df0a904d05b45e4d69512ddbb9838382f1817e6b211988e24b7742b84b4fea7a50cf1e54924e376db78af1545c113f9576c1e9535154c4ab3ea2d89998768769fedf0f41e2e4a5e384e3269330&a=45&b=50


全国最大的苗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每13年过一次牯藏节。在节前的前两年,同一氏族的村寨联合选出鼓主,俗称牯藏头,由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老人担任。鼓主主持筹备祭鼓用品,首先是选祭牛,好好喂养,不得役用。农历八月选吉日将上届用的鼓从藏鼓岩洞中抬回村寨,置于鼓场,称为"醒鼓"。然后伐大楠木凿造新鼓,并将新鼓抬入藏鼓洞,宣布起用新鼓,旧鼓废弃。13天后,欢聚在一起的三、四万各族群众,要踩芦笙7至9天。平时不许启用的祭祀重器铜鼓,也要抬出来为歌舞伴奏,谓之跳铜鼓。跳铜鼓踩芦笙同时进行,铜鼓场上中老年人居多;芦笙场上,多为男女青年。
"牯藏节"因隔年较长,一般不轻易举行。因此,每当节日来临,人们异常兴奋,为了观看这一神奇的传统节日,牯藏场上往往出现人山人海的盛况。

    牯藏节 是苗家最隆重的最独特的节日。说它隆重,是因为它是苗族祭祀本宗支祖宗神灵的最大盛典。说它独特,第一是13年才过一次,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机会碰到的没有几次;第二是狭窄的过节区域。苗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东南亚国家和美国等都有它的支系。但苗族中过牯藏节的,全世界却只在雷山西江、丹江、黄里、大沟和台江九摆等几个不大的区域进行。第三是具有特定的过节程序、仪式和专门的“牯藏语言”。牯藏,苗话的本来意思,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译成汉语,又有写作“鼓藏”或“祭鼓”的。说“鼓藏”或“祭鼓”,可能与苗族称作“鼓”的宗支相关;用“牯藏”,也许与苗族的古崇拜物---牛相联。

一 【活动事物】

    【活动地点】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
    【活动主题】 探索原生态民俗风情
    【活动时间】2010.11月10号——12号
    【活动类型】休闲旅行*摄影
    【难度指数】**
    【民俗风情】*****
    【风光景观】****
    【活动召集人】麦田 
    【召集人数】6——10人

    D0: 参加活动的外地队员9号就要到凯里集中,需要订住宿请联系。
    D1:11月10号 凯里—西江
      今天西江是迎客的日子,各家各户忙着杀猪办饭。亲戚朋友们担着稻禾、米酒、炮仗,挑着鸡、鸭、猪从四里八乡赶来庆贺。迎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了山寨。按老规矩,客人必须在日落之前赶到。送礼也有许多规矩:姑妈家因为最亲,要送一头牛、一坛酒、一篮糯米饭及一只鸭;舅家也最亲的,要送一头猪、两篮子糯米饭和数量不等的鸡鸭。
     队员9点钟在凯里集合后乘车出发,1个钟头后到达西江苗寨,此时整个苗寨里客人到家,门前鞭炮即放响,每每彼时,整个西江苗寨都沉浸在鞭炮的轰响之中。午餐后到西江随意的拍片体验独特的苗族民俗(务必注意礼节)。这天也是牯藏节期间最容易醉酒的一天,但谁又能怕醉呢?毕竟十三年一次,人生能几回呢?
住宿:西江苗寨

餐饮:早餐自理 中晚餐苗家里牯脏饭
   
D2: 11月11号 西江
      农历初六日,牯藏节迎来了一个高潮:宰牛祭祖。
      宰牛祭祖的仪式早上开始一直到夜幕降临之际进行。供祭祀作牺牲用的牯牛被绑在砍牛架旁,那些角上掛银项圈和绣花鞋的,是用來祭祀女祖先的;角上掛头帕和青布鞋的用来祭男祖先。苗族壮汉为祭牛卸去装扮,猛挥利斧把牛砍毙,然后进行祭祀。這些礼仪都要在天亮之前完成,外族人是不能看的,因此显得格外神秘。不过现在这些仪式已经改变了很多,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
住宿:西江苗家或者其它寨子客栈
餐饮:早餐苗寨老乡家 中餐自理 晚餐苗寨老乡家
    D3: 11月12号 西江—凯里
      早上醒来,慢慢的感受山里苗寨初秋的气息吧,淡淡的云雾弥漫在寨子的周围,浓郁的节日色彩一定会让你流连。
    11点返回到凯里,结束了这次独具原生态民俗特色的旅行,
一次13年才会遇上的旅行!
餐饮:早餐苗寨老乡家 中餐自理

三:【活动费用】:450/人

费用包括:凯里到西江包车费用(往返),进入西江的门票费,西江苗寨的2晚住宿(以及餐饮4正2早,公共装备费用(包括路途通讯工具,路途必备的感冒,消炎,伤痛等应   急药品),活动组织服务费用

特别提示:1、住宿是普通标间,公共卫生间(黔东南少数民族的村寨住宿条件对习惯于   旅行团旅游而言的队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2、住在苗寨老乡家,每个房间住2-4个人

四:【活动装备】
      徒步鞋、50L户外背包,睡袋(温标视季节而定),冲锋衣或者防水外套(黔东        南早晚的温差很大),帽子,头灯(手电)、纯棉T恤,抓绒衣(视季节而定),水壶(保温),户外小刀具,防水袋,个人日常用品
      个人特殊药品,相机,充电器,眼镜,巧克力,维C糖,等个人喜爱零食
        注意:最好多备电池,黔东南的旅行有些地方的设施不是很完善。

 五:【活动守则】
    1、注意安全,听从领队安排,严禁迟到,严禁擅自冒险行动、离队、安全自负,有任何困难和疑问请尽快与领队反映沟通 。
    2、注重环保,不乱扔杂物。(每人自备一杂物袋)塑料袋、废旧电池及不可降解的物品一定要带出。
    3、尊重当地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要伤害与当地人民的感情。
    4、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有安全意识,有团队协作精神。
    5、队员之间必须相互体谅,有重大决定或提议由大家协商(由领队最终决定)。

    6、在整个旅行活动中,如果出现特殊情况,需放弃某些行程,请参加队员服从领队的意见。一旦报名,请不要以个人喜好要求领队变更行程。
    7、户外旅行行程特殊、目的地特殊,在吃住的安排方面会经常碰到跟预定有出入的情况,但是我会尽力为大家安排好一切。
    8、户外旅行人人平等,严禁高姿态地将现实身份带进户外,外出必须2人一组并且告诉领队目的地。
    9、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预防疾病,注意自我保护,严禁私自在房间和寨子木楼里用 气罐等生火煮东西,苗侗族人民很热情好客,以酒为待客之道,队员们在喝酒时要注意自己的酒量。
六:【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为民族风情线路,请大家对自己身体情况加以正确评估以决定是否参加
    2、黔东南山区,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很大,请大家注意携带保暖衣物,并请选择合适温标睡袋(针对不习惯山村旅店被子的队员)
    3、黔东南地区有些地方手机无信号。
    4、有些地方需要徒步因,请自备高热量食品以补充体力。巧克力、压缩饼干、维生素等可适当准备。
    5、所达地区风景秀丽,摄影景点无数,胶片玩家请带够胶卷和电池,数码玩家请带够存储卡和电池。
    6、本次活动路线特殊,路线长,路况差,当地接待设施很差,当地人服务意识不足。活动组织方只能尽力去为大家安排好一切。但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
    7、由于户外旅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参加者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完全责任。领队不对任何由户外运动本身具有的风险以及往返路途中发生的危险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凡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及组织者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及组织者概不承担。
七:【报名方式】
    1、网上跟帖报名并且留下联系电话(很重要)
    2、QQ:407748921(麦田) : 注明西江牯藏节
       电话:150192765254(麦田)  
    3、因要提前订房,租车,外地队员可将活动费用或者部分定金汇至以下账户:
       招行:4392257004386775     户名:刘光相
       农行:6228480120396768117      户名:刘光相
    

      ( 支付完后短信或电话15019275264确认)

    户外原生态民俗探索者不可错过的节日!
                          
摄影爱好者出作品绝对不能放弃的一个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