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云南有多少类似舟曲县的县城?(二)

标签:
溜索三江并流傈僳族怒江峡谷生态泥石流和谐生态旅游舟曲云南泸水 |
分类: 生活百味 |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位于怒江大峡谷之中的几个县城!
三江并流概述
“三江并流”的三江,是中外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位于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区域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之中。这三条同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并肩而流约170多公里,穿越于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间,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3公里,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构成了世界唯一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景观。 金沙江由北东去,汇集雅垄江、大渡河、嘉陵江,于是中国便有了长江,最终流入太平洋。澜沧江由北南下缓缓而流,穿越国界便成了国际河流湄公河的上游。怒江从北南下奔腾急湍进入缅甸便成了萨尔温江的上游。这两条河最终流入印度洋。
怒江大峡谷:
在怒江州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江并流核心区的三大峡谷中,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 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上下航行更不成。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现在已经很少。多年来,政府在怒江上先后建造70多座各类桥。尚存的几条溜索,已全部改为钢制溜索,保障各族居民过江的安全。“溜索”已渐渐变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外来旅游者猎奇的目标。
高山、深谷、飞瀑、大江,养育和锤炼了怒江大峡谷的各族儿女。这里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12个民族。他们勤劳勇敢、粗犷豪放,创造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他们的服饰、歌舞、年节活动、婚姻形式、生活习俗、宗教活动等独特的魅力,构成一幅和谐的峡谷风情画。峡谷各族同胞纯朴真诚,热情好客。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同胞对来客更是诚挚热情。多姿多彩的怒江大峡谷已掀开神秘的面纱,正吸引着旅游、科学考察的人们,前去分享怒江大峡谷的种种美妙。
一,怒江州泸水县
县人民政府驻六库镇。泸水县辖3镇6 乡,71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民族 总人口15.5万人,境内有傈僳、汉、白、彝、景颇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3万人,占总人口的86 %。
泸水县地处享有“东方大峡谷”美誉的横断山脉南端纵谷区,东部的碧罗雪山与西部的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呈“V”字地形,最高海拔4161.6米,最低海拔738米。全境气候因海拔差异,有明 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等7个气候带。
二,怒江州福贡县
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边境线长142.218公里。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全县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
在县西有高黎贡山,取“幸福的高黎贡山” 之意命名。西汉属越崔郡地。东汉属永昌郡地。三国两晋属云南郡地。唐南诏属谋统(今鹤庆)铁桥节度地。宋大理国属丽江临西县(今维西县)地。清康熙早间分属鹤庆府地、丽江府维西守备厅。
民国元年(1912年),怒俅殖边队第一小队进驻上帕(今县城)设立上帕殖边公署,福贡开始设治。民国五年(1916年)改为上帕行政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康乐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称福贡设治局。
1949年6月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福贡县,属丽江专区;1952年改设福贡傈僳族自治区;1954年改县。1956年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86年碧江县建制撤消(因地质变迁有泥石流塌方等危险),其地北部架科底区、子里卡区、匹河区并入北边的福贡县,南部古登区、洛本区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