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山水
一山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118
  • 关注人气:9,2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2010-08-13 09:19:25)
标签:

傣家竹楼

傣族

干栏式建筑

西双版纳

和谐

乐活

生态

生态旅游

云南

景洪

分类: 西双版纳乐活
    说起西双版纳,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美丽温柔的傣家姑娘和古朴自然的傣家竹楼。我从四川老家到西双版纳已经生活了七年多,由于爱好户外运动,常期在西双版纳各个村寨中穿行,对西双版纳才有了更深的了解。几年前曾写过一首《傣家竹楼》:“凤凰展翅欲高飞,孔明慧帽从天坠。软糯鲜果任品味,鸟语花香人儿醉。”这也是我对傣家竹楼的最初认识。
    其实,在西双版纳有十三个世居的少数民族。除了傣族主要居住在盆地和平坝周边外,其他的少数民族都主要居住在山区。由于傣族在古代长期是主体民族,占据了统治地位,政局稳定,因地置宜大力发展干栏式建筑(也就是俗称的“傣家竹楼”,其最早大多以竹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经济发达一些的地区,近代多以树木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并推广到其余的兄弟民族当中。纵观中国其他的地区,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这种建筑形式,在老挝北部虽然有一些类似的建筑,但都比较简陋。但在古代,干栏式建筑曾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使用最普遍的建筑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剑川海门口的新石器时期遗址。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建筑为干栏式结构,分上下两层,形如凤凰展翅,又有传说是当地人照孔明的帽子形状建造的。傣语称其为“很”。大多第一层架空,放养家禽家畜,堆放杂物;第二层住人。以桩柱负重,木构架歇山顶,屋面大而斜陡,有重檐防雨遮阳,外形朴素自然。在上楼梯要先脱鞋子。第一代竹楼才是用真正的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建造,现在已经很少见。第二代则是以木头和缅瓦为主料,现在各村寨还常见,仍然叫竹楼。近年,由于居民的收入增长,不少村民建新房则是用砖和琉璃瓦,仍仿竹楼的结构。这种建筑行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群众中也常见。只不过功能划分和样式有些区别!

    干栏式结构的传统建筑主要有以下优点:通风防潮防震,取材方便,干净舒适!和当地雨季湿润多雨的气候是极其适应的。近年不少村民富起来之后,建新房则是用砖和琉璃瓦,仍仿竹楼的结构,但是时间一长,感觉还是没有传统的木结构的舒适,有的人又回归传统重盖新房了。

 

    傣族村寨大多依山伴竹,临水而居,自然和谐。寨中常有高大的榕树和菩提树。傣寨的寨门以小型傣式重檐门楼为主,很漂亮。以小乘佛教信仰为基础,干栏式木构傣楼和温柔甜美的傣语为载体,新鲜的热带水果,加上新奇的傣味,古朴的傣锦,优美的傣舞,轻快的象脚鼓,当然还有月光下的凤尾竹和穿漂亮筒裙的小卜哨(小姑娘)。富饶,平和,灵动,多彩。傣家跟着流水走,也就有了万亩沃野良田和鲜美的鱼儿。这是一个“水的民族”,有“泼水节”的狂欢大庆,也有诚心各式的赕佛活动。但是,现在你只有深入到勐腊县的一些乡间村寨还能体验到比较纯正的傣乡风情了,其次就是景洪的大勐龙一带,傣族园虽盛名在外,近年已被过度商业化了。新修筑好的景洪傣江南滨江路一带,则是最新式的傣族式城市生活样本。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傣家竹楼: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