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印象记系列图文(四)

标签:
亚洲象望天树野象绿孔雀西双版纳生态旅游傣家竹楼乐活.云南乐活. |
分类: 生活百味 |
[孔雀]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人工养殖主要指蓝孔雀。景洪曼听公园内人工养殖绿孔雀和蓝孔雀数量众多,现在也是一大景观。孔雀和大象也是傣家人的吉祥动物。传统的孔雀舞其实都是男子跳的。1957年“孔雀公主”刀美兰的孔雀舞在北京一举成名,九十年代杨丽萍更是将孔雀舞推向世界。
[望天树]比一比中国树木中的“巨人”,目前能摘取中国最高树木桂冠的,恐怕就只有高可达80米的望天树了。望天树又名擎天树,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种,是1975年才由我国云南省林业考察队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发现的。属于龙脑香科,柳安属。该属共11名成员,大多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望天树是只有在我国云南才生长的特产珍稀树种。只分布在西双版纳的补蚌和广纳里新寨至景飘一带的20平方公里范围内。望天树的所在地,大部分为原始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它们多成片生长,组成独立的群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生态学家们把它们视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
望天树是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一般高达60多米,胸径100厘米左右,最粗的可达300厘米。高耸挺拔的树干竖立于森林绿树丛中,比周围高30~40米的大树还要高出20~30米,大有刺破青天的架式。
[大象]
亚洲象属只有一种,也叫印度象,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鼻端有一个指状突起,雌象没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有一半没有象牙或象牙很小,耳朵比较小、圆,前足有5趾,后足有4趾,共有19对肋骨(其中苏门答腊亚种有20对,但比非洲象少一根),头骨有两个突起,背拱起。性情温和,比较容易驯服。亚洲象是亚洲哺乳动物中的庞然大物,亚洲象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成年雄性亚洲象肩高约2.4-3.1米,重约2.7-5吨,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尾巴不长,顶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形较小,耳朵较小,前额较平。
亚洲象上门齿突出于口外,略向上翘,最大的象牙长达1.5-1.8米。只有雄性亚洲象长有象牙。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
勐养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现存亚洲象近300头,中国的野象,目前仅存在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之中。而西双版纳野象谷,是野象活动较为集中、频繁的地方。因其方便的交通而成为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在那里,游客有可能亲眼看到野象,当然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主要看是否有运气赶上野象出没的时候。
[凤尾竹]傣族的情歌。傣族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散落在竹林间,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乐曲,抑扬,轻清淡雅、低沉、委婉 。这里的竹子品种繁多,像雾像雨又像风,竹楼、竹器、竹笋是傣家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