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拂面,泪痕渐干,融入滚滚人潮,慢慢地把自己拉回到现实中,可对《十月围城》的思考才刚开始。
抛开些许刻意的情节,商业的手法不谈,《十月围城》可以称的上是部不错的大片。故事在一场暗杀中开始,渐渐把人带回到那动荡的年代,视线穿过鱼龙混杂的香港码头,落在一个商人穿戴过程中,又跳转到一个跟踪的动作场面,一静一动的转换间,摒住了看客的呼吸,瞬间让人身临其境那个年代。
戏中除了三个人以外其他人的死似乎都不是为了政治目的,也就是说让人哽咽的又是那份所谓的英雄豪情和久违的血性,点燃的是人们心理最原始的正义和价值。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名主,身死为国殇。”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有人选择守,有人选择变,没有绝对的坏人,即如一路追杀义士的阎孝国。当一手下提议:“大人,已找到孙母的位置---是不是要抓她--”阎给手下一个耳光,“我们是军人”。这种恪守军人原则,为信仰不屈不挠的本质和革命者也是一样的
,只是明珠暗投最后成为一出悲剧而已,他们的情至少是动人的。
报国情、报恩情、报仇情、报义情,无不真实动人。浮浪随沉记今朝,也许正是这份多情与伤情,沦为时代祭品的他们或许在某处会刻有他们的名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