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日骑行大荒地

(2025-10-02 22:09:34)
分类: 旅行游记

秋日骑行大荒地

今早上班的时候脑子里飘出一个想法,“人生从无而来,最终还要归于无,生活原本没有意义,但既然到人世间走过一回,就让这段旅程充实一些,人为去赋予它一些意义”。由此而来,当下的节日,可以说是国家为了让老百姓活的充实一些,人为地去赋予某个日子特殊含义而已。那么作为平民百姓,咱也应该让自己的节日生活不仅仅是上班,也要从事一些,有一些值得记忆的意义,那么骑行无疑是符合我意愿的一种方式。

去哪?这是值得商榷的事情。思来想去,秋收季节的大荒地还是比较吸引我的,苦于那里距离市区接近30公里,往返就得60公里左右,骑行体力能不能扛得住,真是没把握。反复想了一天,索性还是冒失一些,就算对自己的挑战吧,说走咱就走。

在单位干完上午的必做功课,背上一壶茶水,简单给咱那廉价的山地车上了点润滑油,出发!

查了一下路程,从单位到大荒地26公里,以往一口气单程20多公里已经多次,还是有一些把握的,心里略微踏实了一些。咱这骑行,给玩骑行的发烧友不一样,既不穿那种专业的骑行服,也不带任何护具,必备的物品也就是一个双肩包里面揣着一壶水而已,简单才是快乐,比拼包装反倒淡化了“骑”与“行”的意义,这是我的一点认知。

2025年的秋日真的比往年要暖了一些,已经是102日气温仍然高达27度,与夏日又能有多大区别?骑离单位,拐进化工园区,虽说路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化工厂,但道路还是宽阔平坦,路上的车子也少,还是比较适合骑行的。骑上秀水大桥,拐到松江北路,这条路每年都要骑个一次两次的,并不陌生,最狂野的时候是前些年每年夏天都要徒步一次的,那时候母亲身体还很棒,有人挂念、回家有现成的饭菜,真算得上是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惜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拐到经开大路,过了农校笔直往前骑行,这就踏上了我从未骑行过的路程了。这个经济开发区,其实是一个工业区,园区内有吉林省内比较知名的吉林化纤、吉林燃料乙醇等大型企业,但园区内以工业为主,居民很少,道路很宽阔也很平坦,车子却很稀少,骑的是一个爽。

在二台子村的十字路口,我急于向左拐,奔上了民航路,比照高德规划的路线绕了远道。但好在过了双吉,道路虽然窄了些,但依然平坦,独行在两侧黄橙橙稻田的乡村公路上,微风拂面稻香扑鼻,心中窝着啥烦恼也会瞬间消散的。距离大荒地村越近,路上的车子、行人越少,这就是当下纯正的农村吧?很安静。

大荒地走进我的视野,源自2019年读过的那本《东北游记》,作者是位外国人,他的名字叫做迈克尔·麦尔,说是游记其实它是一部在东北农村大荒地一段生活的记录,通过他的这段生活反映的东北农村在时代大潮中的变革,透过欧美人的视角去观察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黑土地,读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2019年第一次来大荒地是乘坐公交车的,受下车徒步所限,只是略微看看农田、农舍。而骑行的好处就是活动范围要大的多,当然前提是体力允许。

走进大荒地村,在村口遇到一位老妇人,本想向她打听一下著名的吉林陨石坠落处,几句话过后,老人滔滔不绝地跟我唠了起来,想比在这个人迹罕至的村子里,很难遇到一个陌生人。从老人的口中了解到,大荒地并非我眼中村民住楼房和规划整齐的小农舍那么简单,土地流转固然能盘活耕地,有政策的红利,但如果监管缺失,受益更多的是资本,而普通老农民容易被哄骗。比如看似规整的一栋栋楼房,却遮挡住了村民生活的不便,老妇人哀叹地说,当初承诺搬进楼房后每户每年给500斤大米已经不了了之,而当初村民们喜滋滋搬进楼房,梦想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急于把农具都给了亲友,当时没能想到农民是离不开土地的,离开了土地,还有啥营生可以糊口?以至于一些孤苦的老人,想买块豆腐都得前思后想,就是没钱闹得啊!

我问老人“当年买楼房花了多少?”老人无奈地说“2900”,这个价格即使是十年前楼市行情好也不算低啊,这种盖在农田之中的楼房,在如今楼市低迷的行情下,谁能买,又能卖多少钱?说它一文不值都不夸张,可怜的老农民,被甜言蜜语勾画的美好前景带入了歧途,生活艰辛也就可想而知了。

向老人打听写书的老外当年在哪里住,老人指着不远的地方说,就在那边,当年老外住的那处小房已经坍塌,但老人见到过麦尔,对他的记忆仍在。这部书有一定影响力,加之大荒地是1976年从天而降几块陨石的追落地,这块土地原该借助这些资源加之自己的风光,在旅游上做一些文章的,可惜六年过去了,今天的大荒地好像时间停滞了,不但没有新的发展,反而显现出了破落迹象,这是受大环境影响,还是大荒地止步不前的结果,不得而知。但看着浩瀚的农田,看着乡路上晾晒稻谷的老农民,还是期望大荒地能够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也要越来越好,让他们的生活对得住他们的辛劳吧!

告别大荒地,心中不是上一次的兴奋,而是有些酸苦,唉,生活啊,很难说得清道得明。往回返的路程中,缺少了去大荒地的兴奋,索性降下速度,在双吉、农校、九站等处转了转,看看时间不早,径直返回单位,完成当天剩余的工作,也权当长途骑行的歇脚,从单位起到返回单位,总计骑行67公里,加之工作结束回到家,再把早晨上班的12公里算上,今天骑行了89公里,故地重游为今天增色的同时,也突破了自己骑行的单日记录,验证了自己的体能尚可,这一天着实过的充实!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秋日骑行大荒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