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

标签:
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摄影旅游 |
分类: 访古寻幽 |
吉林市有一座深藏在象牙塔内不被大多数市民所知,却在中国建筑史上都留有较大影响力的建筑物,那就是东北电力大学院内的石头楼。
这个以石头为主要建材的民国建筑物,是上个世纪之处时任吉林省政府主席的张作相为创办吉林第一所大学——吉林大学,邀请刚刚从海外学成归来的近代思想家、国学大师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而成。
因为东北电力大学地处市区边缘,距离我的住处比较远,虽然久闻其名却从未前往观赏,倒是在2010年请求过一位求学于东北电力大学的网友,帮我拍过几张照片,算是隔空一睹大师作品的风采。
周末虽说无事,但也不是单单为了赶大集而不辞劳苦乘坐拥挤的公交往来奔波几十公里,在动身之前我早就构思好行程,花费尽量少的时间去游历尽可能多的地点,感受尽可能多的事物,这也是我平日游逛的一贯思想。
东北电力大学距离冯家屯的“马市”只有一站地,对我来说徒步都嫌有些短,沿着人行甬路用不了几分钟就走到老校区的门前,不用询问径直而入,倒是无人阻拦。进入校园,迎面是一座巍峨雄浑的教学楼,绕过这栋楼,也就是我的目的地——石头楼,很是好找。
走近石头楼,近距离观赏,才知道石头楼并非此前所想象的单一一栋楼,而是由主楼和东西配楼三座建筑物构成的建筑群。站在楼下能够感受到大师在设计此楼时,因为祖国战乱不断、内忧外患,而力求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追求雄浑、庄严、安稳、强大的追求,而回家后上网查阅资料,据说“石头楼是将三座石楼按海、陆、空三军的含意,象形飞机、军舰、堡垒的特点进行设计”,印证了我的这一想象。
在三栋简洁、质朴、稳固的建筑物脚下徘徊了几圈儿,细细观赏石头楼的每一个细节,不禁感佩前人设计的独具匠心、建造的精益求精;也不由为这个建筑群能躲过战火的洗礼、文革的劫难而窃喜,想必侥幸中也有必然因素,能逃过一次次劫难与建筑物的坚固不无关系,墙体上文革炮火的创伤就是例证,而地处市区边缘的学校腹地,也为它能逃脱近年的疯狂拆迁、重建赢得了生机。而今,百年老建筑默默无闻地仍旧坚守在教育前沿。
在大师的手下,中西合璧的三栋建筑物,浓缩了上个世纪初叶的历史、文化,石头楼也饱含着一代封疆大吏张作相依靠教育自强不息的雄心壮志。作为一位吉林人,应该去领略一下石头楼的风采,站在石头楼下感受北国江城曾经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