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一事已经过去好多天了。同最近很多事情一样,出现了所谓的反转。游客参加的是一个低价的“一元团”,并且之前旅行社已经向游客赔偿了500元。很多看客据此认为,公布视频的游客也不厚道。
厚道不厚道先摆一边。我们先说说旅游业的现状。去年我对旅游业展开了一个调研,接触了大量的旅行社购物点导游从业者什么的,得到的一个结论是:这是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行业。旅游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导致这个行业已经逆淘汰很多年了。低价团,高额回扣,欺骗殴打辱骂游客,各种烂事层出不穷。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是有点儿良知的旅行社都已经被淘汰。活下来的全是烂透了的企业。
说一点儿内幕吧,就拿云南旅行最容易购买的玉石来说,导游的回扣可以到多少大家猜猜看。普遍在80%以上!是的,游客买一万的玉石导游可以拿8000甚至更多。其它什么鲜花精油、普洱茶之类商品回扣也都夸张到离谱的地步。
云南很多旅行团是不对云南本地居民开放的。具体原因无非是害怕纠纷。外地游客发生纠纷的话,由于时间等各个因素的原因,很容易打发,本地人就麻烦地多,干脆各类旅行团就不接本地人。
旅游业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公开比烂的行业了,大家却都还揣着明白装糊涂。监管部门我就不说了,年年发生这么多问题,年年表态要严肃处理规范旅游业,可是效果呢?无能还是渎职旅发委总得选一样吧?只是媒体、法律界人士和从业者的表现也太让我失望了。
就拿这次事件来说,不少评论认为报名参加低价团就应该购物。那么其它行业多如牛毛的让利推广活动都是骗局?消费者没有必要讨论一个旅程的成本是多少,那是商家的事情。不能说你秒杀了一个一元住一天的酒店就活该被强奸,团购了一个超值低价餐饮就活该食物中毒,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前几天云南的法律界跟旅游从业者搞了个研讨会,我看了记录以后很失望。律师们没有看到现在的旅游业涉嫌很多违法犯罪行为吗?强制购物得算强迫交易了吧?不强制的那些购物很多涉嫌欺诈吧?导游拿回扣算不算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提供高额回扣的购物店算不算不正当竞争?这么多涉嫌的罪名看不见律师们讨论,实在是滑稽。
这一次游客曝光视频其实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线希望。别老盯着团费,到底多低的价格算低价团其实很难核算,各种中转转手之后,哪一段行程是低于成本的就更难核算了。用不着扯那么多,事先清楚地约定好行程,凡是不按契约执行的,敢对游客不购物大放厥词或者刁难游客的,录下证据,监管部门重罚。让这些低价团、赌团的从业者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多砸几次就好了,大家就安稳了。
所以应当广泛在游客中间推广这一次的做法,谁敢放出低价团,咱们就报名,然后录音录像索赔,完了再让监管部门处罚。监管部门如果再推诿,就是要继续当旅游业的罪人,就是要败坏云南形象,就是要破坏云南经济。不要BB什么旅游业推动了云南多少经济发展,就目前这个现状,只有危害没有好处。那些有购买能力的游客,本来可以选择真正富有云南特色的优质商品带回去,结果被旅行社带到那些提供高额回扣,只知道卖珠宝玉器精油劣质普洱茶的购物点,根本接触不到真正优秀的云南商品,更谈不上二次消费二次传播什么的,浪费了大量的流量。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信息屏蔽这样的事情越来越难了。很多人都已经选择自助游自驾游。并不是说自助游一定比参团好,但是如果参团就是一次比烂的活动,谁没有底线谁就能胜出,那何必加入这样的游戏呢?中老年人都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刷着朋友圈,每个人都随身带着摄像头,这个比烂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现在我超级期待能有一个类似UBER滴滴这样的系统上线,彻底颠覆一下旅游业。这是一个商机。特别对于云南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只是一定要在设计规则的时候记住:
不能比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