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读后的一点感想

(2009-05-14 15:31:54)
标签:

一地鸡毛

现实主义文学

感想

新写实小说

刘震云

文化

    刚刚看了刘震云集子里的两篇小说《单位》和《一地鸡毛》,以前看评论文章一直以为这两篇小说都是有关小林的故事。看后才发现《单位》还不能说故事是团绕小林展开的,其实小林在《单位》中才能算情节中的一个人物,但绝不是主要人物。《一地鸡毛》倒主要围绕小林夫妇的故事展开。

    刘震云常被归为八十年代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人物。“新写实”在文学界一般最重要的特征便是“零度情感”。当然这个词也并非中国人首创,而是引进西方的说法。“零度情感”是作者并不参与情感或道德的审判,作者只是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进行一个客观的描绘。——当然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达到零度的情感,他在选择叙事的切入角度时,无论自不自然都已经选择了情感的一个表达方式。

    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的“新写实”的概念的提出呢。首先这得看看时代。经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后,“宏大主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突出”这样一些字眼频频在一些文学理论中出现。无论是人们对那段岁月有情绪从而牵怒到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也好,还是厌烦了那些专写革命人物,专写些宏大的东西,当时代转变后,肯定要寻找一些新的东西来满足人们的这种要求。其实,“人”的又一次复活,这里的“人”的概念有别于“五四”时的人的概念,牵涉到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相对于“非人”,渴望恢复到人性上,别一方面是个人性,集体性强调一直抹杀了个人性的突出,新时期的风格寻求个人性理所当然。三是基于“文革文学”中的浪漫式的激情,文风寻求回归朴实。

    当然,“新写实”突出在两个方面,“新”与“写实”,写实的强调上文略有描述。“新”的基准是意图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试图构筑宏大的结构,传播一些道德方面的教化,无论是否塑造的人物怎样,其实性格特征是很鲜明的,题材上也主要描写一些有关革命、生产、建设、改造等相关的内容。作者在进入话语实践的过程中肯定要赞扬一些什么,贬低一些什么。“新写实”的意图正是要涉及平凡人的小事、人物性格模糊在平凡事中,作者也不试图强调什么,只给人呈现生活本身。

   看一看刘震云的这两篇小说,确实能代表出“新写实”的特色,不过尽管作者未曾强调什么情感,而这种叙事本身就会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同情什么或反对什么了,尤其是作者在选择这两篇小说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谁敢说这就就是真正的“零度情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