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增加2岁宝宝学习的兴趣点

(2009-12-08 10:44:01)
标签:

育儿

教育

26个月

记忆能力

果果

分类: 果果的成长阶梯

    据研究表明:宝宝出生后两三天就有一定的记忆能力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记忆能力会获得自然的发展。如果家长能在1-3岁期间给予一定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孩子,将能有效挖掘宝宝的记忆潜力。

如何增加2岁宝宝学习的兴趣点 

    其实各种研究都是科学家们最终通过研究写在纸面上的总结结论而已,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如果按照研究专家的说法进行教育。通常都会发现,其实教育孩子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的孩子,以及不同职业教育经历的家长给与的指导意义均有很大的偏差。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家长因为投入了还不够多的精力却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然后就断然给自己的孩子下了一个结论:我的孩子可能不够聪明!

 

    其实0-3岁的孩子大脑存储能量非常的惊人!我一个网友就曾说过,他自己小时候在3岁可以识字上千,背诵一首儿歌或者诗歌从不需要超过诵读5遍。可是现在他做的是什么呢?或许他现在从事的职业应该是与他3岁认知能力相匹配的那种工作,因为家长往往在教授的时候就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值,希望孩子可以成龙成凤!

 

    如何增加2岁宝宝学习的兴趣点 如果说我没有对果果寄予什么厚望,那其实是骗人的。我也希望果果以后可以一帆风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不过我还算是理性的妈妈,我知道那只是我的希望。在这个阶段,想的太多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我教授果果的办法是:不强迫!不拔苗!

 

    最近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上周四我从当当网购回几套书,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是果果非常喜欢的。因为我购买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绘本套书,所以一套是差不多画封的6本册子。昨天下班回家进屋,姥爷就很兴奋的告诉我说:谁也没教给果果认识那套书的名字,今天上午发现这小子竟然6本书的名字都认识了。我听后也感觉挺高兴的,因为我可以保证,这几套书买回来,我经常给他读的都是宝宝睡前故事的三本书,这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绘本我还没给他读过。姥爷也说没教过,爸爸也说没教过,姥姥说确实是念过几次给他,但是也没特别仔细的挨着个的给他指认过。我们全家都很奇怪他是怎么记住的?!

 

    另外,最近发现果果会讲故事了。开始的时候给他讲《狐假虎威》、《老爷爷拔萝卜》、《三只小猪》、《一只小鸡出壳了》故事的时候都是我们一边讲一边和他问答的,现在他已经可以自己讲给我们听了。他会背诵的几首诗歌也都是我们利用他拉臭臭或者高兴的时候讲给他的。我们发现当孩子处于学习的愉悦状态下,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而且在他很快认识之后,给予适当的表扬,会有助于他对学习的兴趣增加!

 

具体总结如下:

1.给孩子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记忆材料。

  比如:我会收集果果上过的亲子班、参加过活动的学习材料。把他做过的手工玩具、图画过的插画等材料都留下来,然后有时间就和孩子一起看看,顺便再次重复讲解。

2.经常向孩子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对记忆结果给予正确评价,激发幼儿有意识记的积极性。

  我会让他去取一下爸爸的什么东西,然后再通过语言上的激励和问询增强他的记忆力。比如说:果果请你帮妈妈把爸爸的手机拿来。如果孩子完成任务首先会感谢他,并且跟他沟通说:爸爸的手机刚才放在哪里了,你怎么找到的?爸爸的手机是什么颜色?爸爸的手机里有果果喜欢看的什么节目?上次我们看的《喜洋洋灰太狼》讲了什么?这个时候他都愿意配合回答的!

3.帮助孩子理解需要记忆的材料,提高幼儿意义识记的水平和认识能力。

  这个过程是个有点乏味的过程,有时你会发现你问了,他并不回答。或者干脆所答非所问!

4.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记忆。

  孩子的耳朵、眼睛在会帮助孩子记忆产生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他认真的有兴趣的情况下,适当的通过一些更为有效的图形、颜色、等工具帮助他记忆,效果会很显著!

5.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复习,以增强记忆。

  其实孩子的记忆开始没有什么太多捷径可走,不断的重复记忆,可以帮助他建立更为有效的神经元系统。杂志上不是也介绍了吗?孩子的大脑是有若干个突触链接成的。在3岁之前帮助他更为有效的开发大脑,重复的增加他对事物的认知和认识,记忆力会发展很快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