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里一老一小都是“宝”

(2009-09-06 22:28:40)
标签:

家庭关系

教育

婆媳关系

老人相处

公婆

果果

育儿

分类: 果果妈的絮絮叨叨

    我虽然出生在70年代,可是我和现在很多孩子的情况很相似,也是家里独苗,俗称“独生子女”。父母念逾六十,这在中国来说,都算是“大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有老、下有小虽说日子过得压力大大的,可是因为感觉更多是幸福,也就觉得很满足了

 

    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更想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和老公双双从老家离开,来到北京发展。初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只拎了2个大皮箱的家当,若干年过去之后,能在北京还算不错的地段戳了个“窝”,我们算是相当知足了。记得没生果果之前,父母和公婆都不同程度的描述过这日子如果有了孩子,会如何如何。说实话,我是喜欢孩子的,可以说是非常之喜欢,因为计划要个宝宝一直是我心中所思。老公因为原来成长环境及个性的问题,他之前很怕有孩子,可毕竟脱离不了传统的家庭观念。要孩子只是迟早的问题,就这样在07年的9月25日,我们迎来了最最可爱的宝贝——果果。

 

    不得不说,因为果果的到来,我们的生活有点让我们始料不及。一方面是孩子每天的变化和无法不面对的成长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与老人的相处问题。很多人都说我幸福是因为我可以有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因为与我有着至亲的血缘关系,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像“婆媳关系”那样复杂。可是我自己很清楚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家庭所面对的难题是什么?或许是因为我从未与公婆真正的长时间相处,所以我会“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我可以毫不隐瞒地说,我有时会觉得“如果和公婆一起生活,我就不会如此的‘痛苦’”。因为孩子的问题,我和父母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为此我们吵过、闹过、争论过。我还不止一次的刺痛父母的心,惹得我妈偷偷掉眼泪。实际上,作为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来说,即便他们做的再不好,他们也尽力了,他们对待孩子没有一丝的怠慢,对待我们也没有一丝的轻薄。可是我们总是过于挑剔,用衡量年轻人工作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父母。我承认我这点有些太过分,要求也过于牵强了。

 

    最近因为工作的关系和职业方向的转型问题,接触“幼儿教育”和80后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就多了些。站在这种年龄阶段及职业层面,我们慢慢看到的东西可能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老人吃过的咸盐确实比我吃过的饭还多,他们对待问题的接受能力也确实不能用年轻人的吸收能力来要求。或者说,若干年后的我们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不及父母们的一半吧?

 

    有些时候,我们想跟父母沟通一些时下最为时髦或是最为经典的事情。往往都是还没起头就遭到了老人们的奋力夹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被父母们给否定了,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接受的,也不能接受的。探讨一个问题经常都是明明聊得很开心,不知哪个环节没表达清楚,双方就争论起来了。老人特别不屑的跟我们沟通,直接打击。我们也据理力争,争论不休。最后孩子都会以为大人吵架了,突然喊叫起来。几次以后都不想做任何的努力再去沟通了。这种感受相信很多和老人住在一切的儿女或者是女婿、媳妇都有的。

 

    后来我终于发现,改变伴侣都是那么的难!更何况要改变老人?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还是不用痴心妄想去改变了,如果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相处之道就已经非常非常不错了。至少在没找到好办法之前,先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或者忍住一句话,就家和万事兴了。经过2年多的摸索,我终于摸索出一套跟老人相处的办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要试图跟老人争论,或者先以肯定的态度去沟通,然后在否定,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不要在老人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找老人沟通,那会他们烦了累了,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会发威;

第三:在实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就不要说了,事实证明,继续争论还不如自己出去走走的好;

第四:没事多哄哄老人,就跟哄孩子一样(至少我发现哄我爸爸、妈妈跟哄果果的办法真的差不多);

第五: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应该跟自己的伴侣保持沟通,双方要开诚布公的表达满与不满,憋在心里的话时间久了,会变质。那样造成的伤害,可能真的无法弥补;

第六:有空就多夸夸老人吧,这个跟夸孩子也差不多的,具体可以参照夸自己家孩子的办法;

 

    这些都是我和果爸逐渐总结出来的,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按章照办,至少我们努力在运用了。希望对那些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年轻父母有些帮助。

 

    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家里一老一小都是“宝”!

 

新浪育儿博客首页推荐博文:

家里一老一小都是“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