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罗毕:东非的门户大都市

标签:
肯尼亚旅游内罗毕内罗毕治安肯尼亚摄影旅游 |
分类: 野性的非洲:5国 |
第三次前往非洲,此行不为别的,只为拍摄那憧憬多年的野生动物大迁徙,特别是那千军万马的天国之渡。东非的门户在肯尼亚,肯尼亚的门户在首都内罗毕。这里是整个东非的政经和文化中心。
国内飞往内罗毕航班,有多种选择。主要出发城市为北京,上海和广州。除了南方航空每周有数班从广州的直飞航班,其余肯尼亚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土耳其航空,阿联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均需中转。没有采纳旅行团乘坐的廉价埃塞俄比亚航空,而是选择了设备和餐食好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
信息化时代,大凡一流的航空公司都会为旅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上娱乐设备。国内的航空公司,连啤酒是常温的,更不用说这些高大上的设备了。阿联酋空客A380的娱乐设施。
对肯尼亚的了解,除了知道他是最不发达的非洲中的发达国家(人均GDP约1400美元),是赤道上的国家,是奥巴马的祖籍地以外,脑子中几乎是空白。出发前恶补肯尼亚史地知识,看到其四周被地球上最落后的国家所包围,更是一片心寒。
作为东非的最现代城市,内罗毕的极差治安也是恶名昭彰。甚至连从机场到酒店的出租车,都有一丝恐惧,出发前花了50美金预订了接机车。
但事实上,感觉内罗毕的治安并不那么可怕。机场大楼内也有靠谱的出租车预订柜台(机场至市内20美元)。
历史上,整个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一样,都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了肯尼亚蒙巴萨后,肯尼亚曾被葡萄牙人统治了近200年。葡萄牙人显然把伽马作为最伟大的航海家供奉,立在里斯本海滨的航海纪念碑中,伽马的排位也仅位于两位国王之后(第3位)。
1890年,英国和德国瓜分了东非,肯尼亚归分英国,成了英国殖民地。虽然英国人统治肯尼亚不足80年(肯尼亚1964年独立),但独立后的肯尼亚仍作为英联邦国家,英语和斯瓦西里语(Kiswahili)一样成了肯尼亚的国语,普通上过学的肯尼亚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作为东非的最主要城市和旅游玄关,内罗毕市内高楼大厦林立,五星酒店也至少有20几家。入住的洲际酒店虽然显得有些老旧,但不失为为一家标准化管理的高档跨国酒店。
内罗毕曾在2013年发生过恶性恐怖袭击(商场枪击),造成72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地点位于城市北郊的西门购物中心)。现在,不仅所有接待外国人的高档酒店,购物中心,甚至所有大厦都布置了严密的保安措施。洲际酒店的大门外设置了厚重的铁门,所有车辆和进入住客都要接受安检,多少让人放心酒店不会再遭受汽车炸弹的袭击。
肯尼亚赌博合法,内罗毕的几乎所有五星酒店,都设有赌场,以好赌著称的中国人,几乎占领了大多数的赌场。Safari Park Hotel中的赌场。
内罗毕夜间的治安较为恐怖,但白天的主城商业区,感觉还是比较安全的。虽然不时有招呼“Safari”兜售草原游猎的小贩,在街上行走,并未感到有多少恐怖。
肯尼亚的几乎所有角落的广告,标示牌,全是英语而没有当地语言,让人感到这里不是非洲,而是英国。
但肯尼亚街头跑的车,99%都是日本车。中国人捐助了肯尼亚大量的公共设施,中国车甚至在肯尼亚都没有任何市场。
内罗毕市政厅(City Hall),肯尼亚实行西方的多党议会制。
位于商业中心,圆筒形的内罗毕希尔顿,显然比洲际酒店还要略高一个档次。附设一个shopping arcade也需要安检进入。
内罗毕最高法院,位于国际会议中心的隔壁。
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大都市,内罗毕市内几乎没有值得游客游览的建筑。除了位于北部市郊的国家博物馆,无疑就是位于市中心的地标建筑,国际会议中心。
内罗毕国际会议中心(Kenyatta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re,KICC),是个36层高的建筑(内罗毕的最高建筑物),几乎在城市任何地方都能见到这个圆筒形地标。顶层是个观景台,需要个人证件和购买电梯票进入。
这里是饱览内罗毕市容的最佳观景台。洲际酒店,市政厅周边。
国会大厦和市民公园。
希尔顿酒店周边。
东部地区的高楼群。整体上,内罗毕市中心是个标准国家大都市,马路也相当整洁,远胜新德里和加德满都。
内罗毕火车站,据说1890年这里就已经成为英属殖民地的铁路站,1899年军需品运输终站从当时的乌干达变更至内罗毕。
1986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中的女主人凯伦可能就是从这里坐火车前往蒙巴萨,从蒙巴萨返回丹麦。
肯尼亚的团游,大多都会安排烤肉餐和观看肯尼亚舞蹈表演。位于内罗毕北郊的Safari park Hotel & Casino中的烤肉,也只不过是品尝普通鸡肉,牛肉的接待团体的餐厅。
肯尼亚歌舞,这些猛男美女,也多少受到了中国武术和杂技的影响。不远万里来到肯尼亚,不是为了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