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古民居的隗宝

标签:
福建土楼世界遗产初溪土楼南溪土楼沟旅游 |
分类: 中国古迹名胜 |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不仅体现在文化上,形式各样的古民居也传承了民族的多样性。藏式民居,开平碉楼,丹巴碉楼,徽派民居,江南水乡,福建土楼……48项世界遗产中,古城和古民居就占了6项。福建土楼,其规模巨大的夯土木造结构以及客家人的家族群居形式,相当耀眼。
福建土楼,由于建造和居住者都是客家人,也叫做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山区和广东北部山区,以福建永定县,南靖县和华安县最为集中。由于其巨大的圆形和方形结构格外醒目,又建造在偏僻山区,美军从卫星照片中一度误以为这些建筑是中国的导弹发射台。
不用说美国人,其实福建土楼在九十年代初在国内也鲜有人知,十几年前其知名度才逐渐传开,特别是2008年福建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才知名远洋。
客家人,虽然不是少数民族,却是汉族人种一群有鲜明特色的民系。客家人如今主要分布在广东和福建,而且基本都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据说客家人的种源是在中原地区,自西晋时代开始,由于中原地区的战乱,客家人先后经过5次大迁徙,来到了福建和广东的偏僻山区避难,长年的生息繁衍,才形成了如今众多的客家村落。
为何客家土楼基本都分布在偏僻的山区,而在城市鲜有见到?估计这不仅和客家人为躲避战乱,喜爱居住在青山绿水的山区有关。另外,建造土楼的主要原料,粘土和木材,也只有山区才能方便获取。
福建土楼的总数量估计还没有权威统计,保守估计也有数千座(也有说3万座,现存应该没有那么多)。2008年入选世界遗产的包括: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红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以及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这十处。
由于这些土楼均位于山区,以前前往土楼,交通非常不便,随着国内旅游资源的疯狂开发,如今所有土楼点都已经开通了较好的公路。但是由于地点分散,通常旅游团只去几个知名点,若想走遍所有遗产点,自驾是唯一选择。
福建土楼中,大致每个村子都有土楼客栈,不少客栈都相当干净整洁,价格也只有100多元,但是木造土楼中,洗浴是个问题。整个土楼景区周边,最好酒店应该是位于湖坑镇上的“永定土楼王子大酒店”,标准四星级,淡季400多元。
1.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这是和其他土楼群相隔较远的一个村子,从梅龙高速歧岭下高速后行车约25公里,单独购票(70元)。村子对面有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初溪村的壮丽景色,这是整个福建土楼中拥有最佳拍摄视角的观景台。
初溪村有5座大型圆土楼和数十座方形土楼,沿着山坡分布,错落有致。村后山上是层层梯田,9月初尚未入秋,稻田未黄。如果是深秋季节,这里无疑是一个绝美的拍点。初溪土楼群的整体布置,也无疑是整个福建土楼景点中最美丽的地方。
初溪村子中最前排的三座圆形土楼,从左到右,分别是余庆楼,庚庆楼和集庆楼,集庆楼右边的方土楼是绳庆楼。绝大多数游客参观的也基本是这5座。
从停车场跨过河道,首先抵达的就是余庆楼和庚庆楼。
集庆楼,不仅是初溪村中最大的园土楼,更是永定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建于1419年(明永乐十七年),已经有近600年历史。
福建的每一座土楼中,都是一个血统延续下来的大家族。客家人以这种独特的居住方式,延续了上千年。集庆楼属于一个徐姓家族,具体建造者不详。土楼的中央是属于公用的“祖堂”,大都供奉着自己的祖先。
几乎所有的土楼,几乎都只设少量几个公用的楼梯上楼,但集庆楼是个例外,每家都自行设计自己专用的楼梯上楼,总共有72道楼梯,难道是徐姓家族互相不和,或者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私密性?
2.
南溪土楼沟和初溪土楼村相隔着一座大山,从湖坑镇上向东南方沿着南溪的一条峡谷中,散落着许多古村落,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些不甚知名的土楼。在南江村和实佳村之间的一个山坡上,设置了一个观景台。观景台上俯瞰整个土楼沟,数公里连绵的村落,点缀着一座座土楼,俗称“土楼长城”,如果空气透明度足够好,一定会得到美丽至极的片子。
南溪土楼沟的这些大量不知名的土楼,游客罕至,是拍摄原始土楼的绝佳去处。
南溪土楼沟中,没有整体土楼群列入世界遗产,只有两个单独的土楼,衍香楼和振福楼列入世遗。
衍香楼,位于土楼沟中新南村,建于清道光22年(1842年),在众多土楼中不论大小还是古老都不算出众,但是这是一个“书香门第”世家。创建人苏谷香,小时家境贫困,中年后出门经营烟草生意发财后建了此楼,也许是建在了风水宝地,此后世世代代,出了5个秀才,1个举人,即便当代也是博士硕士学士无以计数,厅堂内张贴着一个个头戴博士帽硕士帽的照片。楼外大门上书“大夫第”,两旁贴着“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对联。
虽然福建大多土楼中,现在大多基本人去楼空,年轻人外出谋生,留下老弱病残孤守土楼,但每栋土楼都还是有少量人居住。衍香楼,也许是因为家家功名成就,举家迁至大城市,这里似乎显得特别娴静,渗透出一股清静儒雅的气氛。
南溪土楼沟另一栋列入世遗的是振福楼,俗称土楼公主。振福是一座孤零零楼依山旁水的土楼,风景秀丽。
振福楼之所以称为“土楼公主”可能与其优雅环境,内部精美装潢,散发着文化气息有关。
3.
洪坑土楼群是福建土楼景区内的一个主要景点,位于湖坑镇东北边的洪坑村。整个村子沿着一条小溪一直伸向山里,小溪两旁散落着很多土楼。村子外围已经用巨大的山门围起,开设门票站和景区内的电瓶车,成了一个标准的旅游景点。
幸好沿着溪谷,空间够大,可以容纳足够的游客,也就感觉不到拥挤。沿着小溪漫步在村子中,一座座土楼还是能够散发处典雅的韵味。
洪坑土楼群中最出名的是俗称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振成楼建于1912年,较为年轻,是洪坑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几个共同出资兴建。之所以称之为土楼王子,是和土楼之王承启楼相比,规模略小,但其完美的八卦设计,从建筑美学角度已经达到顶峰。
几乎所有的圆形土楼,相互影响,其设计多少都渗入了八卦文化成分,讲究阴阳的八卦原理,内部开挖两口水井(阳井和阴井),代表阴阳鱼的两个眼睛。振成楼的设计则几乎完全按照八卦理论进行设计。振成楼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高,每层48间,完全按照八卦形式分割成八个单元,每单元6间(共48户)。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并以拱门相通。
振成楼设有圆形内层,砖木结构,有石雕柱脚、木刻门面,二层高,每层30间。中央是祖堂。
2个阴阳水井设在内层,不仅是八卦鱼眼,也可取水使用。
振成楼开设三道大门(东南西),按八卦天地人布局。中间(南门)大门即天门平时紧闭(住户分别从当东西两门进出),如遇喜事,或远方来客,则开天门迎接。
旅游景区收取门票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了。福建土楼的几个世界遗产,全部都要收取高额门票。名气大一些的土楼,比如振成楼,承启楼,裕昌楼已经不允许游客登楼。如果要登楼,一些居民则要私自收取几十元门票。
洪坑土楼群的观景台位于村尾西北侧的山坡上,从奎聚楼侧门有条小道上山,和初溪土楼的观景台相比,逊色多了。
4.
高北土楼群(景区)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离洪坑景区不远的路边上。由于这里的土楼王(承启楼)的名气,也因为这里交通的便利,这里成了整个福建土楼景区中最拥挤的地方。
高北土楼群只有三座圆土楼和2座方土楼,集中在一块面积不大的地方。正是因为景区面积小,大量旅行团拥挤到这,即便是淡季,也已经是人满为患。
高北土楼的观景台位于村子西侧的山坡上,景色也是相当平庸。
高北土楼群中最出名的无疑是号称“土楼之王”的承启楼了。承启楼是高北村江氏家族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断断续续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直到康熙年间才完成这座城堡。
承启楼是最大圆形土楼,因此成为“土楼之王”。全楼分三层,最外层4层高,每层有72个房间,第2圈2层高,每层有40间。第3圈为单层,32间。
承启楼中央的祖堂。虽是土楼王,游客太多,已经没有了拍摄的欲望。
5.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的田螺坑村,从永定沿着乡道开车过去半途塔下村外面,已经设卡,不论是路过还是参观,强行收费100元,可以参观田螺坑,裕昌楼和塔下村三处。
塔下村是个位于路边的村子,有零星几个不知名土楼,有点类似那些知名古镇的风景,由于近来开始有游客关顾,开设了不少客栈,餐厅和酒吧。
从塔下村继续沿着小路向山沟行进数公里抵达下坂寮村,河边上的一座圆土楼,就是知名的东倒西歪裕昌楼。
裕昌楼建于元末明初的1368年,已经超过600年,比初溪的集庆楼还要早几十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土楼。有别与其他单姓家族土楼,裕昌楼是由刘,罗,张,唐,范五姓合建的土楼。
裕昌楼因楼址地基不实,建成后土楼开始倾斜,后打下大量松木加固地桩,竟然600多年屹立不倒,可谓奇迹。
裕昌楼外层5层楼高,每层54间,分成5个独立的单元(每姓氏一单元),每单元有独立的楼梯。天井内建有半圆形二层楼,天井中心也建有祖堂。
田螺坑村位于山沟中的半山腰,离裕昌楼尚有十公里山路。村子的中央就是由5座土楼组成(方形步云楼和四个圆形的土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的俗称“四菜一汤”土楼群。观景台位于村子上方,车子可以直接抵达,勿需爬山。
村子中的5座土楼,均属于黄氏家族,显得有些破旧和凌乱,两座土楼正在维护,可拍点不多。
TIPS:
1.
每年深秋无疑是最佳季节,秋高气爽,空气透明度高,特别是初溪和南溪土楼沟,映没在金色梯田中的土楼无疑容易得到绚丽的片子。
2.
各地土楼门票原则单独购买,但在洪坑门票处可买一张100元联票,可参观洪坑土楼群,振福楼和衍香楼三处。洪坑周五有半价优惠。振成楼,承启楼和裕昌楼不可登楼,如想登楼,可付给住家十元至几十元。
3.
福建土楼众多,看多了大同小异,难免审美疲劳。如想寻找风景美丽,游客人少的土楼,无疑是初溪土楼和南溪土楼沟。在南溪土楼沟,也许还能找到原始土楼气息。
4.
主要景点土楼周马观花一日,世界遗产所有土楼走马观花二日,细看所有土楼3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