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C徒步D4:Tengboche至Dingboche


标签:
尼泊尔徒步ebc徒步dingbochetengbochediamox |
分类: 南亚次大陆:7国 |
行军第4日,Tengboche至Dingboche,约8.5公里,行军7小时,海拔升高550米至Dingboche的4410米。沿着昆布冰川的下游Imja Khola河谷向上挺进,途径一个较大村子Pangboche以及几个小营地。今天开始海拔超过4000米,绝大多数人开始出现高反的高度,进入雪山地区。
在Tengboche狭窄而寒冷的营地房间内,头天夜里见到雨雪不断,心中作了最坏打算,就是可能要在这个山脊的小营地中等待数日。次日天刚亮还暖在幸福的睡袋中,迷糊中听到半米的叫声“蓝天”,像是心脏被电击,飞身下床。只见周边蓝天白云下一片雪山美景,难道真的是坚强的信念能感动了上帝?这是Namche西侧的巨大屏障,Kwangde雪山,海拔6187米,昨天因为下雨在Namche未能见到其雄姿。
忍耐不住赶紧出门胡拍一番,草草吃了早餐。兴奋,贯通着全天的行程。由于Tengboche位于山脊之上,四周较为开阔。除了四个小营地,还有一个昆布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寺庙,初建于1953年,先后被地震和火灾摧毁,如今的寺庙已是第三次重建。
寺庙前,已经聚集着各路徒步客,脸上喜笑颜开,显然开心的不只是俺一个。
前一天还在想为何要下陡坡至谷底再上大坡至山顶,把营地建在这样高山之上。Tengboche本身是EBC登山路上最漂亮的观景台之一!这里不仅能清晰地观赏Ama Dablam雪山,远处的洛子峰也毫无遮挡地展示在眼前,珠峰探出一个小头,像是窥视着这里。
这里是一个拍摄团队合影的好地方,正好趁大多数人还未高反,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里是一路上最壮美的景致之一,连寺庙里的喇嘛都按耐不住,要出来拍照留念。
虽然知道美景还在后面,还是流连忘返,拍片无数。依依不舍离开Tengboche下山,经过一段野生杜鹃林。
一路下到河谷,就是Debuche,一个只有3家客栈的小营地。
不远处路的左手侧,还有一个尼姑庵,非常古老。
穿过路边上的玛尼墙,Debuche前方是一个叫做Milingo的宁静村子。孤零零只有几栋房子,经营着一个Tea house,估计很少会有人在这入营。
沿着Imjia Khola河谷绕过几道弯,Ama Dablam耸立在河谷的正前方,构成了一个绝景,引发所有人停下不断拍摄。
Ama Dablam(阿玛达布朗峰),虽然海拔只有6812米,在随处可见7000和8000米级山峰的喜马拉雅山脉算不上高,也许是其特殊的外形,也许是其从各个角度的醒目,但它却是和冈仁波齐,珠峰齐名的山峰。整个EBC徒步路上,从Namche开始基本每天都能看到他一高一矮的雄姿。
在峡谷中跨过一座小铁桥,来到河谷的左岸,一小段乱石堆中爬上一个陡坡。
路上两侧很多的玛尼堆和白塔。藏传佛教中总是会在山口,河谷等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悬挂经幡,堆砌玛尼堆,这是他们对神山圣湖的向往和崇敬。
穿过一个山门,Pangboche就不远了。尼泊尔和不丹的很多城市和规模较大的村子,都有这样的山门。
Pangboche是一个很大的村子,海拔3980米,位于Ama Dablam山脚的一个斜坡上,也是攀Ama Dablam的基地。很多人家门前晒着牛粪,很显然从海拔4000米左右开始,已经难见树木,生活在这里的夏尔巴人只能以牛粪作为燃料。Pangboche被徒步路分成两个区域,当地人通常把这个路边河谷中的村子,叫Lower Tengboche,而上(Upper)Tengboche是指西边一个大坡上的区域,据说那里还有昆布地区最古老的寺庙,Pangboche Monastery。
Helen两个终于还是因为高反,没能跟上,暂时留在了这里。我们三个人,却像是神仙,除了手指尖略有发麻,其他丝毫没有高反的症状。Diamox这种药,经过多人服用,效果神奇。
离开Pangboche继续在河的西岸攀爬,Shomare出现在远方,这是今天的午餐营地。左上方就是经过Upper Pangboche,Phortse前往Gokyo的徒步路。
右侧河谷上,一座小桥,通往Ama Dablam大本营的路。阿玛达布朗峰虽然海拔不高,但非常陡峭,登顶难度很大。1950年美国和新西兰联合登山队首次登顶成功后,引来无数登山爱好者前去征服。
Shomare村子不大,海拔4010米,大约十几个Lodge,是很多从Dingoche过来的人选择的午餐地。
第四天了,每天几乎都是尼泊尔咖喱和炒饭,虽然还没有高反,肠胃已经开始对千篇一律的食物严重抵触。但是为了能量,为了体力,吃饭像是任务。
Shomare前面还有一个很小的村子,Orsho,有一家Lodge,周边一些用石头垒起来的草园,养殖牦牛的地方。说尼泊尔徒步路线成熟的一个很大理由就是沿途一路上都有这样的营地,提供一个补充能量,遮风挡雨的地方,也让徒步者们不用千里迢迢携带帐篷。
Tsuro Wog,一个牦牛牧场一样的地方,一条不太引起注意的小路,这里是Dingboche和Pheriche的分叉口。Pheriche向左方沿着山谷行走,如果不去Chhunkung,去Lobuche的路应该是从Pheriche走路程更近,原先我也是计划走Pheriche,但向导Pemba说Pheriche位于山谷之间,没有任何景观,还是建议我们走路程略远的Dingboche。听从了他的建议,事实也的确如此。
翻越山坡,前方山坳中,有座小铁桥。过了桥,也有一条路通往Periche。
再翻过几个小山坡,今天的营地Dingboche出现在了远方,又马上要完成一天的行程,离目的地又近了一些。
Dingboche应该是EBC路上除Namche以外最大的村子了,从村尾向上走到村头,差不多花了半小时。不少房屋似乎都是最近几年新建的。村尾西坡上有座黄色的佛塔,背景则是那座雄伟的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
Dingboche有手机信号,但数据基本不能用,大多数的Lodge提供WiFi,有的还有卫星电话服务。珠峰地区的移动电话发射塔的电源基本依靠太阳能,遇到雪天和阴天,失去电源常常无法使用。卫星电话,有时就显得非常珍贵了。
下午4点半入住营地后,眼看太阳即将落山,顾不上疲倦,出去拍摄日落金山。一路下来,不是天气原因,就是抵达营地后再也不想动,这里的日落片子成了全程仅有的,珍贵。这里的Ama Dablam两座山峰已经平行。
洛子峰(Lhotse),海拔8516米,世界第4高峰,藏语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1956年瑞士登山家首次登顶成功。东侧在西藏境内,其西侧属尼泊尔。
洛子峰和Ama Dablam之间的山坳,就是通往Chukung的山谷,这里看到的不仅有洛子峰的东西两峰,中央耸立着的是海拔6189米的“岛峰”(Island Peak,Pemba已经征服的就是这座雪峰),Cho Polu峰(6695米),以及世界第5高峰的马卡鲁峰(Makalu,8463米)。
---------------------------------
TIPS:关于抗高反药Diamox
Diamox,是一种国外药物,中文名是“乙酰唑胺”。原本是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却无意中发现对预防高反(正式名称是Acute Mountain Sickness,简称AMS,急性高原病)有良好效果。其原理是增加排尿中的碱性,从而增加血红细胞供养,加速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
Diamox在国外的高原徒步爱好者中比较有名,国内户外爱好者知道的还不多。很多人查了大量网站,知道预防高反的只是什么基本毫无作用的高原红,红景天之类。事实上除了Diamox,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液)的预防高反效果都远远好于红景天之类忽悠抗高反药物。前年去西藏珠峰大本营以及这次去EBC,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口服Diamox和葡萄糖,都没有出现高反,而其他人不同程度出现高反。从这点判断,Diamox的抗高反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Diamox在登山前1天左右开始服用,明显的副作用是感觉手指有麻木感。
Diamox国内医院以及药店应该没有。香港的一些药店可能有售,我是在日本的药物网站上买的,无需处方。
关于哪些人会得高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人而异。EBC徒步一半以上路程在4000米以上爬坡,对没有在高海拔地区徒步和住宿过的人来说,出现高反,严重情况下无法继续徒步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要有思想准备。不过高反主要靠自行适应,放慢速度,每天住宿地海拔尽量不超过500米,中途增加几天休整可能很重要。我们这次也是预留了2天,防止出现高反情况下的休整,但由于三个人都没出现高反,没有用到这预留的2天。
关于预防高反的文章,本人曾写过一篇文章,仅供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62a1c601012nwa.html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