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

标签:
墨西哥旅游奇琴伊察库库尔坎金字塔玛雅金字塔旅游 |
分类: 北美美墨加:3国 |
玛雅人在将近3000年的漫长历史生涯中(BC1400-1500),在墨西哥的尤卡丹半岛和加勒比海湾地区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中,留下了众多的首都和城市遗址。奇琴伊察(Chichen Itza)是其中最出名的玛雅首都遗址,特别是那座举世闻名的库库尔坎金字塔。198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玛雅文明,是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中的一个分支。与东半球建立在大河流域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和印度河古文明)不同,玛雅是建立在丛林中的文明,在科学,农业,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奇琴伊察位于尤卡丹半岛的北部,离度假胜地坎昆约200公里。在坎昆,每天有很多前往奇琴伊察一日游的旅行团,价格60-75美元不等。俺是在坎昆机场租车,自驾前往(一辆尼桑March微型车,每天租金46美元)。
从坎昆到奇琴伊察的200公里,一路高速,没有导航仪,也不难找到。一路丛林景观,早年没有道路,玛雅人就生活在这样的茂密丛林中。
在奇琴伊察的高速出口下高速不远(高速收费),就是景区。
59美元的门票算是相当昂贵了。大多旅行团在上午10点后抵达,赶在大部队到来之前进入景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奇琴”(Chichen)意为“井口”,当初以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奇琴伊察景区规模不大,分为新旧两个城区,一条小路将两个城区隔开。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公里,大大小小的遗迹散落在两个景区中。一路走过来,半天时间基本能够看完。
北侧新奇琴伊察中的库库尔坎金字塔(Pyramid of Kukulkan)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和最大建筑物。库库尔坎金字塔,也叫做卡斯蒂略(Castillo)金字塔(因为其本身是座城堡),还有叫做“玛雅金字塔”,甚至有人称其为“墨西哥金字塔”。虽然规模远不及特奥蒂瓦坎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库库尔坎金字塔的地位显然高于太阳和月亮金字塔。
库库尔坎,玛雅语中“羽蛇神”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金字塔是为祭祀羽蛇神而建的神庙,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羽蛇神是在中部美洲文明中被普遍信奉的神,一般被描绘为长羽毛的蛇形象。羽蛇神主宰着晨星,发明了书籍和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
库库尔坎金字塔建于玛雅文明的后期(通常认为始建于公元5-7世纪,十世纪后重建),比特奥蒂瓦坎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晚了几百年。很显然,此时的玛雅人已经从墨西哥中部高原的特奥蒂瓦坎文明,托尔科特文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金字塔的建造技术,太阳历,羽蛇神文化等都能看到早起墨西哥中部高原文明的影子。
玛雅人使用玛雅太阳历,库库尔坎金字塔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玛雅太阳历的表现。金字塔为一座高29米基座(周长约250米)的近似正方形的梯形金字塔。四边阶梯每面有91级台阶,4个面象征一年四季,共364级台阶,加上塔顶的神殿共365级,象征一年365天。4个边缘分别代表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和埃及金字塔一样,库库尔坎金字塔金字塔隐藏着不可思议的数学和天文数据,显示古玛雅人的惊人创造天赋。
金字塔东侧的“武士神殿”究竟用来何用,不得其解。三层的祭坛,顶部的神殿已经消失,立柱上刻着许多战士的浮雕。
武士神殿四周的“千柱厅”立着的石柱,让人联想到埃及卡纳克神殿中的那些巨型石柱。
头骨盖之城的台基遗迹。
Jaguares神殿。
巨大的蹴球球场遗迹,一种中美洲的古老球技。
南侧的旧奇琴伊察古城,是比北侧建设更早的古城,所剩完整的遗迹已经不多。大法师墓,一个小型金字塔。
椭圆天文台遗迹,玛雅人利用最古老的测量工具,太阳和月亮的光线角度,来测量天文学。
尼姑庵遗址,虽然已经是残墙断壁,隐约中仍可见到那些精美的浮雕。
玛雅文明在15世纪衰落,此后湮没在热带丛林中(怎么和吴哥王朝一样?)。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提出了诸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疾病,气候变化等。公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在洪都拉斯登陆,发现了玛雅文明,1519年,西班牙军队入侵墨西哥,彻底摧毁了残余的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加勒比海边的Tulum是玛雅文明的最后一座城市遗迹。
从奇琴伊察回坎昆,绕道前往Tulum,130公里,途径Valladolid,一个酷似印度某地的小镇。
位于海边的Tulum只剩下一些残墙断壁,不是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应该也是受到很严重的摧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