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世遗三孔圣迹

标签:
世界遗产曲阜孔庙孔府旅游 |
分类: 中国古迹名胜 |
中国45项世界遗产中,具最厚重文化沉淀的应属曲阜的三孔。不仅历经2500年的历史积累,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更有众多历代皇帝的祭祀所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
孔子,春秋后期生于曲阜,死于公元前479年,72岁高寿。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开创了影响2500年的“儒家思想”。仅凭这一点,孔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力,无可替代。
对孔夫子思想和哲学,无法理解其真谛,也不关心,再次来到曲阜,只是想系统地再看一下其古建筑,拍些照片以作文案。
曲阜,这个周朝时期的诸侯国鲁国的国都,现为一个隶属济宁市的县级市。城市建设依旧十分滞后,满城灰霾,消费低廉。近年香格里拉落户曲阜,总算是让这个城市有了一处现代化酒店和消费场所。
三孔(孔府,孔庙和孔林)以孔庙为中心,是我国最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之一(1994年)。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国各地有无数孔庙,但曲阜的孔庙是全国的本庙。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
孔庙是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的三间故宅改建为庙宇,其后历代帝王尊崇孔子,对孔庙加以扩建,明代更是封衍圣公为一品大员,列文官之首,进入了显赫尊荣的鼎盛时期。明永乐年间扩建至现在的规模,国内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大古建筑群。
孔庙建筑规模虽是明朝完成,但许多建筑由于毁坏是清朝重建之物,包括孔庙的大门,棂星门。棂星是我国古代观星术“二十八星宿”中一个星座,代表天门,意为祀孔如祀天,乾隆御书。
孔庙建筑的中路,按照古代“天子五门”的礼制,从外向里,依次建有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天门和大成门五座大门,均为五间三门结构,间隔成为五个独立进院。圣时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雍正八年钦定此门为孔庙正门,名“圣时门”,意指在圣人之中孔子最适合时代。
过大中门,进入孔庙第四庭院。与同文门并排着明代朱元璋所立的“洪武碑亭”和永乐大帝朱棣所立的“永乐碑亭”。中国漫长历史中,除秦始皇(焚书抗儒)和“批林批孔”外,孔子被历朝皇帝所尊崇。从汉武帝开始,历史上更有12位皇帝亲临孔庙来到祭祀孔子,立下众多珍贵石碑。遗憾孔庙的石碑大多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砸毁,仅有朱元璋被认为是农民出生,其所立石碑得以保留,如今仍能在石碑上隐约看见所刻的“留”字。
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始名“藏书楼”,“奎”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后人进而把奎(魁)星演化为文官首。后代封建帝王为赞颂孔子,遂将孔庙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全木结构,固坚异常,经受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侵袭和多次地震的摇撼屹立不倒。
孔庙第6进庭院。院落狭长矗立着十三座碑亭,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亭内立着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帝王所刻石碑,其珍藏石碑数量仅次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先帝们万人之上,却对孔子倍加尊敬。乾隆皇帝也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孔庙内古树成荫,以古柏为主,最奇特的十三碑亭前的“龙凤古柏”。
全国各地的孔庙基本都以“大成殿”作为主殿,殿前设大成门。曲阜孔庙的大成门是孔庙第七道大门。“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大成门前的石刻龙柱,连同大成殿前的龙柱,用整根巨石雕刻飞龙,极其罕见。
曲阜的大成殿,面阔九间,在全国的所有古建筑大殿中,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面阔11间),和永乐大帝长陵的祾恩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属同一规格等级。
大成殿四周廊下立着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
鲁壁,秦始皇焚书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孝经》等儒家经书,藏于孔子故宅墙壁中。
圣迹殿是以保存记载孔子一生事迹的石刻连环画圣迹图而得名的大殿。内有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石刻。
孔府与孔庙相邻,中间隔着“阙里巷”,如今被作为兜售小商品的街道。曲阜人厚道,无论是三轮车夫,餐饮店还是小贩,待人礼貌客气,价格公道,更无宰客,可谓全国景区典范。
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以及历代衍圣公居所和衙内。孔子去世后,故宅被改为庙宇(孔庙),子孙们大都附庙而居。由于各朝皇帝对孔子的尊崇,孔家私宅得以逐渐扩大。至北宋宋仁宗宝元年(1038年),开始在孔庙东侧大规模扩建孔府,并封“衍圣公府”。明弘治年间孔庙遭火灾,皇帝敕旨大修阙里孔庙和衍圣公府至现在规模,清朝曾多次大修。
孔府为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孔府大门“圣府门”竖匾为明朝权臣严嵩所题。
孔府大堂前的重光门,仅有皇帝亲临才开启。
孔府大堂位于大堂院正中,是衍圣公迎接圣旨,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
孔府的内宅和外堂以“内宅门”相间隔。内宅们内侧,醒目地画着一幅“戒贪图”,提醒衍圣公以及孔家内人前往前堂前时刻保持“戒贪”。
孔府内宅前堂楼的主楼为衍圣公住所,朴素。与北京恭王府和珅的金丝楠木豪华内堂形成鲜明对比。
孔府后花园,又名铁山园。明弘治年间所建,园中假山,荷花池,通幽,中国古代园林的惯用设计。园中一株400年“五柏抱槐”
孔林又名至圣林,从孔子到1919年最后葬入孔林的孔子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共埋葬着孔子,历代衍圣公及其后裔10万余人。从曲阜古城的北门向北有一条1.6公里长的神道通往孔林。神道中部有万古长春坊,明万历年间竖立,为精美的石雕碑坊。
孔林神道,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孔林的大门。
大门内还有一段神道,尽头是孔林的林门,至圣门,为原鲁国故城的北门遗址。
孔林的核心孔子墓,墓前又设有一石桥和一条小神道。
孔子墓东面和南面各有其儿子和孙子墓。孔子墓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元代所立,王字的最底一横特意间隔拉长,被前方石板遮挡,为的是让皇帝前来拜祭时不失王尊。
孔子墓在文革期间被铲平,墓碑被砸的粉碎,虽然这珍贵的墓碑后来被修复,但细看仍不难看出修补的痕迹。
位于孔府东侧的颜庙是祭祀孔子大弟子颜回的庙宇。颜回是一位贤者,他独自住在陋巷中,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唐玄宗时封颜回为“充国公”,元代时又加封为“充国复圣公”,颜庙亦被称为“复圣庙”了。
有关颜回有著名“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曲阜东郊,另有一“周公庙”,祭祀周朝开国勋臣的祠庙,全国各地有无数周公庙。和颜庙一样,收费50元。
阙里宾舍,位于孔府前面的曲阜“政府招待所”,前次入住,虽升级为四星,设施已经过于老旧,另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