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宋临安古都的遗迹


标签:
南宋都城临安城南宋遗址八大古都旅游 |
分类: 中国古迹名胜 |
播放背景音乐,请点击播放按钮。
***********************************************************************************************
杭州是两朝古都,(唐末北宋前)五代十国中的地方政权“吴越国”和“南宋”,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中最南方的古都。南宋距今已经700多年,杭州城内还能找到那些皇城的遗迹?走街穿巷做了一些研究。
吴越国(907-978)的疆域包括现浙江,江苏南边和福建北部区域,统治86年,历三世五帝,978年被北宋兼并。
吴越王倡行佛教,不仅在凤凰山麓兴建了王宫,还兴建了大量寺院和佛塔,其中最著名的是六和塔,保叔塔和雷峰塔。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初期(公元970年,吴越末期),建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为木制九层塔,以巨灯导航,镇遏江潮。后先后多次毁于战火,分别于南宋,明朝,清朝重建。现存六和塔为民国1934年期间重建之物。设计者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保叔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仅比六和塔晚六年。最初为9层砖木结构,元朝以后多次毁坏,现存保叔塔为民国22年(1933年)重建之物,7层八角平面。塔顶置铁质塔刹。
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太平二年(977年),也就是开始建造保叔塔的第二年。钱王的臣妃得子,为纪念而建,又称“黄妃塔”。因建于雷锋之上,后人称其为“雷峰塔”。明嘉庆年间遭矮寇焚烧,终使塔身于1924年完全倒塌。现塔为2000年重建,“西湖新十景”之一。
有人误以为江南著名古刹“灵隐寺”也是吴越王所建,其实灵隐寺早在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便已建成,开山祖师为印度僧人慧理和尚,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比保叔塔雷峰塔六和塔早600多年),是杭城最古老的古迹。
吴越国开国帝王太祖武肃王钱鏐(liu)功绩显赫,有“射潮筑塘”,“三筑杭城”,“疏浚西湖”等典故。后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在涌金门外西湖边兴建了“钱王祠”,历经沧桑,几经毁建,现在的钱王祠是2003年重建之物。内有吴越国三世五帝坐像,陪葬墓考古出土文物,以及钱王的功绩介绍。
钱鏐的陵墓“钱王陵”位于临安市中心的太庙山,是江南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之一。钱王出生在临安,根据其遗愿,病逝后安葬于此。
金人在北方灭辽后,把北宋朝臣逐出中原开封。宋朝夹着尾巴南迁后于1138年正式定都杭州,改称临安。
临安作为南宋皇城,自建朝起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历时九帝,138年。南宋被金兵追杀逃至绍兴期间,因随同的北宋哲宗皇后死去,临时在绍兴寻得风水宝地安葬,后来的南宋皇帝也都安葬在绍兴。本想光复北方后重新迁回河南巩义县的北宋皇陵区,不料南宋皇帝贪图享乐南方天堂生活,不想收复北方,于是便有了宋朝皇陵分处两地的局面。
南宋定都杭州后在吴越城基础上进行扩建,也曾一度在绍兴建都。扩建后的临安城东靠大河(现在叫贴沙河),南靠凤凰山,西靠西湖,北靠大运河。南宋在凤凰山东麓建有皇城(宫殿区),往北依次有三省六部(中央行政机构地),太庙(供奉宋朝14个皇帝的牌位)和德寿宫(太上皇的宫殿)。北部是市街区。整个皇城内的主要街道是中轴线上南北向的“御街”。
整个临安城开13座城门,南门叫嘉会们,位于钱塘江边。北门叫余杭门,明朝以后改称“武林门”,现已是杭州最繁华的市中心。东城墙有东青门(明朝改称庆春门),崇新门(元初被毁后重建改称清泰门),新开门(望江门)和侯潮门。
临安古城的城门和城墙基本都在民国时期被拆除。现在原来的十处古城门处,还能见到城门遗址碑。古城门虽然都已不复存在,但原来的古城门地名延续至今,如武林门,艮山门,清波门等等。
在环城东路和庆春路岔路口,还剩一小段古城墙和古城门“东青门”的遗址,现在建了一个“杭州古城墙陈列馆”。
皇城的北门南宋时叫和宁门(正阳门),是御街的起点,后被元兵毁坏,重建后改称凤山门,连同一个凤山水门构成一个整体,现在古凤山水门是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古城门。
凤山水门旁边有座“六部桥”,只因此处原为政府机关三省六部的所在地,现在的高士坊巷附近。
南宋御街,原来是临安城的中轴街道,也是皇帝每年三次出城进行祭天仪式所经之路。御街也就是如今的中山南路到中山北路,从万松岭沿伸到体育场路一带,全长约4.3公里。除了明国时期建造的古建筑外,大都是一些杂居的公寓和民房。杭州政府在2008年对中山路进行整体“装修”设计,由王澍主刀,于2009年国庆节重新开街,如今呈现在游人眼前的中山中路已经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典雅御街。
大井巷是御街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有杭州百年老店“胡庆余堂”,“张小泉”等店址。
大井巷的“钱塘第一井”。临安古城多水井,有著名的“井巷文化”,至今在杭州城内仍可看到许多水井,钱塘第一井是最出名的,一个天井中分布着5口井眼,称为大井,大井巷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2004年在万松龄隧道东段的建设过程中,严官巷附近发现了当时南宋御街街道的遗址,还被评为2004年全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为保护遗址,2006年在该处建了一个“南宋遗址陈列馆”。
鼓楼是中国古代都城的标志性建筑物,御街上的这个鼓楼是2001年重建的,原来的鼓楼在文革期间被拆除。三层构造的新鼓楼成了杭州一个新地标。
宋代的街道以“厢”和“坊”为单位,每个厢下面设多个“坊”。比如地址有“左一厢”,“右三厢”等叫法。杭州地名中现在还有不少叫做“坊”的地名,如“信义坊”,“清河坊”等。高士坊巷,原三省六部所在地。
位于太庙街旁的太庙,原来供奉着北宋和南宋14位皇帝牌位,皇城中的一个重要庙宇,如今只留下一小段城垣,成了一个周边居民休息健身的广场。
南宋的消亡,南宋皇城也毁于战火,逐渐消失在临安城中。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末在凤凰山原皇城中的报恩寺的基面创办了著名的“万松书院”。到了清朝,万松书院曾名盛一时,成了江浙一带最著名书院。梁山伯和祝英台三年同窗的故事就发生在万松书院。
西湖,古人留给杭州人的宝贵财富。据说秦代时候的西湖和钱塘江是相通的一个河湾,潮汐把宝石山和吴山冲积成成体,把西湖和钱塘江隔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北宋私人苏东坡都曾在杭州做官,为清除西湖的淤泥修建了白堤和苏堤。2011年西湖入选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迈步西湖,西湖南北山上几座寺塔格外引人注目,除了保叔塔,雷峰塔,还有一座塔中有小塔的阁楼塔,这便是吴山城隍阁。城隍阁,并不是什么古塔,而是2000年才建成的一个新观光塔。吴山,也叫城隍山,因此也获得“新西湖十景”称号(吴山天风)。
吴山山脚的吴山广场附近,兴建有杭州博物馆,前身为杭州历史博物馆,主要展出杭州一般历史出土文物。
杭州临安古城的南宋遗址中还有一处“岳王庙”。岳飞,南宋的抗金名将,为阻止金兵南下立下汗马功劳。
岳王庙是在岳飞被陷害致死后23年,宋孝宗即位后为岳飞平反后所建。宋孝宗是高宗养子,南宋最英明皇帝。除了杭州,全国还有好几个岳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