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登顶富士山


标签:
旅游攀登富士山 |
分类: 日本和东亚:4国 |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山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山。多年前萌发登富士山顶的念头,上周末花8.5小时登顶成功,把全日本踩在脚下。
富士山每年大半时间山顶积雪,只有7月初至9月中旬为登山者开放。近年,登山运动在世界各地流行,日本也如此。5年前大约每年只有20万人登山,现在增至每年30多万人。人数最多的8月中旬的周末(日本盆兰节),每天大约有1万人登山。
富士山有四条登山道,俺选择的是最热门的河口湖(吉田)登山道。不论哪条道,车都能开到半山腰的五合目。“合目”是用来大致表示富士山山坡中位置的单位名称,山脚叫一合目(海拔约1400米),山顶是10合目,五合目正好大约就是半山腰(吉田登山道的海拔2300米),从五合目到山顶的垂直登山高度为1400米。1400米也就是爬520层楼高,似乎不难。
去之前一些同事警告说有高山反应,以前体验过西藏的海拔5103米的米拉山口和云南海拔4500玉龙雪山,这3776米实在算不了什么。任何人只要不是老弱病残应该都能登山,但这登山路长达16公里,持续行走16公里,相当于连打两场高尔夫,不算远?但攀登16公里长的山坡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登山8-9小时,下山3-4小时)。需要体力,也需要毅力。何况每个登山者都身背7-8公斤的行囊。
从东京有不少大巴直达五合目。这五合目标高已是2300米,下车后阵阵凉风扑面而来。巴士站附近有不少家商店和餐饮店。遇到一些不远千里从台湾来的登山团,也看到一些银联标志,中国人的脚步开始踏遍世界各地的角落。
刚从五合目出发,每个登山者可能都以为登山很容易,体力还很旺盛,道路平坦,兴高采烈。
真正的登山路从六合目开始,道路良好,山侧还有阻挡山上落石的护栏。偶尔还有不少绿草,空气新鲜。轻松。
俯瞰远处的富士五湖中的山中湖,阵阵云雾,也许只有来到这里才会觉得日本也偶尔有雄伟的自然风光。
然而,随着体力开始消耗,用巧克力补充能量,开始不断喝水。绿草开始变得很稀疏,道路更是杂乱无章。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大规模爆发大概是300多年前),整座山坡基本都是烧焦的火山熔岩和火山灰。靠近山顶更几乎是没有明显道路。登山者几乎都是用四肢爬山。要是在中国很可能就有投资者修建缆车,然后收费。难道是日本人没钱建缆车?
日本政府在90年代曾经试图为富士山申请世界遗产,未果。据说主要原因是当时登山者丢弃的很多垃圾。显然这是日本人自己安慰自己,富士山对日本人来讲有极其重要的精神影响,是日本人的圣山。但富士山纯粹就是一座普通的火山。在其他很多国家找出这样一座火山遍地都是。
富士山现在已经见不到一个垃圾桶,所有登山者必须自己将自己所有垃圾带下山,留意查看,见不到一片纸片,只有烧焦的火山岩,泥土和火山灰。厕所也是用生物原料自行处理的环保型的厕所(山上没有水),要求使用者每次自觉付费200日元。
中午12点从五合目开始登山,直到晚上六点半才登至8合目休息站。天色已黑,拿出相机构图黄昏中的鸟居和远处的山中湖。
富士山半山腰有不少为登山建造的“山小屋”,登山者可以在这住宿吃饭。这山小屋不仅小设备更是简陋至极。又累又饿,一碗普通的咖喱饭,都觉得那么可口,不少年轻人更是恨不得把一次性碗都舔的干干净净。俺受不了的是这男女混杂入睡,这一生恐怕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夜。吃完咖喱饭,才八点开始熄灯。榻榻米上一排的垫子,一人只有40公分宽的位置!一排排的劳累登山客钻进睡袋,人与人几乎没有任何缝隙。左边一老头,右边一美女。耳朵塞进两个隔音耳塞,左边老头的呼噜声倒是还能仍受,可这右边的美女,不能坏了规矩脸朝美女侧睡,更担心睡着不小心把手伸向深渊,只好把手也塞进睡袋,无法动弹。小睡2小时不得已起来,在大厅盼天亮。
半夜两点起来继续登山。这山中的深夜,没有月光自然漆黑一片,好在人人头戴矿灯,才勉强一步一步登至山顶。正好4:45,远处天边开始放出光芒。这是日本最高点。
这富士山的山顶喷火口,只不过是一堆乱石和火山灰。花了8万日元购置的整套登山装备(登山鞋,防风雨衣,登山包,登山裤,速干内衣,登山拐杖,头戴灯,手套…),8小时费尽力气为的就是看着日出和乱石堆?
登山是一项无聊的运动,极度消耗体力的运动,一项冒险运动。也许只有登顶成功,才能领略到其成就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