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心灵圣地:伊势神宫

标签:
日本伊势神宫世界遗产旅游 |
分类: 日本和东亚:4国 |
在日本8万多个神社中,伊势神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伊势神宫祭奠的是“天照大神(あまてらす おおみかみ)”。这个天照大神在日本的神话史书“古事记”中被描述为日本的万物神灵和创始者,也是天皇的祖宗。据说去年前往参拜的人数达到860万人。如果单算一个景点,伊势神宫无疑是全日本参观人数最多的名胜。日本的首相和农林大臣在每年新年开始工作的第一天(4号)的第一件事就是参拜伊势神宫,这个惯例已经持续了50多年。
伊势神宫位于伊势半岛的三重县的伊势市。从名古屋至伊势市有JR线和近铁线两条铁道。快速电车大约一个半小时,车费2690日元。JR伊势车站,一个小站。
伊势神宫最主要的建筑分为外宫和内宫。外宫就在车站附近,是祭奠守卫衣食住行的“丰受大御神” ,所以也称为“丰受大神宫”。人们每年在收割稻谷之后,首先都有供奉给丰受大御神。
虽然过完年已经半个月,周六的上午参拜的人流依然络绎不绝,的确很人气。原以为神社占地巨大,预留了足够的时间,不料外宫和内宫的主要建筑出奇的小,2个小时就全部逛遍。
外宫的正殿
伊势神社的建筑比较独特,基本都是人字形(合掌形)屋顶的全木结构。其建筑的大小远远没有其他有名的神社和寺庙大,根本就无法想象这便是"神圣的伊势神宫"。
内宫离开外宫5-6公里,但巴士却收费410日元,而且神宫附近不仅餐饮少,价格也出奇的高,在日本的旅游景点中,这样的宰客现象比较少见。通往内宫的参拜路上有一座叫做“宇治桥”,一座木制拱桥。
参道两侧一些巨大的古树显示着这坐神社的古老。登上一个很陡的台阶路,只见前面很多人在排队,还以为大家在排队上厕所,原来这个貌似茅草棚的建筑便是内宫的最重要的正宫!
这就是伊势神宫的最主要建筑,内宫正宫。里面供奉着象征着天皇皇位的八尺镜。
为什么伊势神宫看起来如此简陋?但看着那些日本人毕恭毕敬的朝拜,场面几乎可以媲美拉萨大昭寺前的信徒朝拜。不懂神道教,无法想象这样一个茅草棚一样的建筑物在日本心目中会如此重要。
回程途中看见很多人在捐款,少则1万多者50万,对日本人来说应该不算是一个小数目。这是伊势神宫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20年一度重建(“式年迁宫”)而筹集资金。
说到这式年迁宫,也让人不可理喻,但却有很特殊的意义。伊势神宫最初建造距今已经有近2000年。具有这么悠久历史在日本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伊势神宫却很意外未能入选世界遗产,相信这也和式年迁宫有密切关系。式年迁宫起源于1300年前天武天皇定下的规矩,由其妻子,也就是后来成为第41代女天皇的持统天皇最早实施。式年迁宫就是把内宫和外宫的正宫整个建筑整体每隔20年全部拆除,在相邻的空地上,完全按照原样重新建造一个!只有20年,建筑物应该还相当新便拆除重建,不可思议。
式年迁宫每隔20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进行了61次,第62次将在2013年举行。每次迁宫,八年前便开始从全国各地砍伐原木(神宫内的森林也提供部分木头),有的是直径1-2米具有400多年的古树。从砍伐圣木开始,途中运输,搬入神宫到实际建设新神宫,每个环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不仅消耗巨大的木头资源(据说需要1万根大树),人力资源,更是贯穿了整个日本社会的活动。
进行式年迁宫的目的在于让建筑物永远保持崭新的面貌,此外据说是永远让其保持原有结构一模一样,同时让其特有的建造技术永不流传。对于外国人来说,日本有很多怪异的现象,伊势神宫的式年迁宫也是世上罕见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