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二中白芳:让课堂涌动生命
(2015-12-24 08:12:29)
在济南历城二中,问起哪位老师可称“女神”,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人:白芳。“颜值高,很温柔”,同事说;“那样温柔的声音,那样美丽的神色”,学生夸她不仅人长得美,讲课也是顶呱呱。前不久济南市刚召开了以她个人命名的教学研讨会。她成了学生心中最完美的语文老师,以至于常常收到学生写的小纸条……
文/片 本报记者 李飞
一堂课45分钟,40分钟站在学生中间
16日上午8点,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23班的教室里,白芳正在给学生上语文课,这节课讲的是文言文《赵氏孤儿》。从文言知识到疏通文意,再到悟情识人,课堂内容由浅入深,白芳娓娓道来,带领学生回到了历史的情境中。
上课过程中,白芳几乎很少站在讲台上,她总是在台下来回走动,时不时地提问学生,和他们近距离交流。从始至终,她一直面带微笑,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一堂课45分钟,白芳约有40分钟都在学生中间。“不是刻意的,站在讲台上就感觉和学生距离较远,走到台下去,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也近了,还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她说,平视他们,而不是居高临下,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白芳讲课的风格别具特色,她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不走寻常路,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入情入境。以《赵氏孤儿》文末赵武“啼泣顿首”四个字为例。她让学生展开想象,把文字还原成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每个人想象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但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尽可能让孩子想得细致。”
而如何想象?白芳有自己的妙招。“假如你是导演,拍摄‘啼泣顿首’这个镜头时,你准备拍摄什么画面?如何指导演员表演?”她提问得新颖独特,学生回答得妙趣横生,课堂气氛热烈。
“很直白地去讲,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而一些小花样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白芳说,类似的体验活动,学生很容易展开想象,进入情景,这是语文诗性思维的训练,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正所谓“入情入境动心弦,潜移默化修其心”。
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白芳,已经当了11年语文老师,其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独树一帜。前不久,济南市教研院特意组织了“白芳课堂教学研讨会”,这是济南市语文学科30年来第二次以个人命名的研讨会,反响热烈。“有人、有物、有术、有趣、有智慧”,专家点评她的课堂是生命涌动的课堂。
学生递的小纸条一把一把的
“芳芳老师,嘻嘻,我们都好想你,还是你好,总是对我们笑眯眯的。”
“有些老师,注定是要被学生爱的。直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我们仍然清晰地记得,我们曾经幸运地拥有那么一位特殊的老师——白芳老师。”
一把一把的纸条,都是曾经的和现在的学生写给白芳的,她都保存着。“她美丽又温柔,学生都很喜欢她,经常给她递纸条。”同事刘晋君说。
学生爱白芳,体现在方方面面,白芳心里也是满满的感激。她告诉记者,一到下课,总有靠近门口的男生很绅士地为她开门。“学生这么喜欢我,我心里乐呵呵的。”
“很睿智,和学生相处得有技巧,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很受如今同样有想法的学生的欢迎。”学校团委书记张宇这样评价白芳。
“白老师,亦师亦友亦母。”曾经的学生宁鑫回忆说,她第一次见到白老师时,印象深刻的除了她温柔的样貌,还有甜美动人的声音,几乎见不到她怒气外放,从不摆师长的架子,如朋友一般和学生谈心,帮学生成长。
有一次宁鑫考试成绩不错,她没想到白芳老师会兴奋地跑来,夸奖她的进步,脸上充满欣慰。“绽放着最纯粹的笑容,不掺任何杂质。那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最大的奖励,也是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
“我喜欢语文课,喜欢爱笑的白老师。”学生董泽宇是个缺乏自信的孩子,不敢正视自己,是白老师友好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让他开始尝试着去改变……
“好老师既爱教育也爱学生”
女神还是多才多艺的。白芳是一名语文老师,同时还是学校团委副书记,是校报《离离草》的负责人。在她的主持下,校报成了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高地,心灵家园。
迄今,白芳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也创作了不少优秀散文,《生命行走的声音》一书也即将出版。
除了上课,她还喜欢朗诵和主持,历城区朗诵比赛一等奖、济南市语文教师经典“诵写讲”比赛第一名……学校和历城区的许多大型活动,她都是主持人。
“我爱当老师,是因为学生时代我的老师曾对我启蒙开化,曾对我关怀备至。我打心眼里敬佩老师、感激老师,也想成为一名受人爱戴,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白芳说。
提起自己心爱的职业,白芳的话停不下来了。她告诉记者,她记得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位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位好教师;如果一位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位完善的教师。“或许终其一生,也很难成为一位完善的教师,但是我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尽己所能为他们飞扬的青春插上坚实的翅膀。”
文/片 本报记者 李飞
一堂课45分钟,40分钟站在学生中间
16日上午8点,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23班的教室里,白芳正在给学生上语文课,这节课讲的是文言文《赵氏孤儿》。从文言知识到疏通文意,再到悟情识人,课堂内容由浅入深,白芳娓娓道来,带领学生回到了历史的情境中。
上课过程中,白芳几乎很少站在讲台上,她总是在台下来回走动,时不时地提问学生,和他们近距离交流。从始至终,她一直面带微笑,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一堂课45分钟,白芳约有40分钟都在学生中间。“不是刻意的,站在讲台上就感觉和学生距离较远,走到台下去,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也近了,还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她说,平视他们,而不是居高临下,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白芳讲课的风格别具特色,她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不走寻常路,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入情入境。以《赵氏孤儿》文末赵武“啼泣顿首”四个字为例。她让学生展开想象,把文字还原成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每个人想象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但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尽可能让孩子想得细致。”
而如何想象?白芳有自己的妙招。“假如你是导演,拍摄‘啼泣顿首’这个镜头时,你准备拍摄什么画面?如何指导演员表演?”她提问得新颖独特,学生回答得妙趣横生,课堂气氛热烈。
“很直白地去讲,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而一些小花样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白芳说,类似的体验活动,学生很容易展开想象,进入情景,这是语文诗性思维的训练,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正所谓“入情入境动心弦,潜移默化修其心”。
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白芳,已经当了11年语文老师,其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独树一帜。前不久,济南市教研院特意组织了“白芳课堂教学研讨会”,这是济南市语文学科30年来第二次以个人命名的研讨会,反响热烈。“有人、有物、有术、有趣、有智慧”,专家点评她的课堂是生命涌动的课堂。
学生递的小纸条一把一把的
“芳芳老师,嘻嘻,我们都好想你,还是你好,总是对我们笑眯眯的。”
“有些老师,注定是要被学生爱的。直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我们仍然清晰地记得,我们曾经幸运地拥有那么一位特殊的老师——白芳老师。”
一把一把的纸条,都是曾经的和现在的学生写给白芳的,她都保存着。“她美丽又温柔,学生都很喜欢她,经常给她递纸条。”同事刘晋君说。
学生爱白芳,体现在方方面面,白芳心里也是满满的感激。她告诉记者,一到下课,总有靠近门口的男生很绅士地为她开门。“学生这么喜欢我,我心里乐呵呵的。”
“很睿智,和学生相处得有技巧,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很受如今同样有想法的学生的欢迎。”学校团委书记张宇这样评价白芳。
“白老师,亦师亦友亦母。”曾经的学生宁鑫回忆说,她第一次见到白老师时,印象深刻的除了她温柔的样貌,还有甜美动人的声音,几乎见不到她怒气外放,从不摆师长的架子,如朋友一般和学生谈心,帮学生成长。
有一次宁鑫考试成绩不错,她没想到白芳老师会兴奋地跑来,夸奖她的进步,脸上充满欣慰。“绽放着最纯粹的笑容,不掺任何杂质。那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最大的奖励,也是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
“我喜欢语文课,喜欢爱笑的白老师。”学生董泽宇是个缺乏自信的孩子,不敢正视自己,是白老师友好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让他开始尝试着去改变……
“好老师既爱教育也爱学生”
女神还是多才多艺的。白芳是一名语文老师,同时还是学校团委副书记,是校报《离离草》的负责人。在她的主持下,校报成了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高地,心灵家园。
迄今,白芳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也创作了不少优秀散文,《生命行走的声音》一书也即将出版。
除了上课,她还喜欢朗诵和主持,历城区朗诵比赛一等奖、济南市语文教师经典“诵写讲”比赛第一名……学校和历城区的许多大型活动,她都是主持人。
“我爱当老师,是因为学生时代我的老师曾对我启蒙开化,曾对我关怀备至。我打心眼里敬佩老师、感激老师,也想成为一名受人爱戴,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白芳说。
提起自己心爱的职业,白芳的话停不下来了。她告诉记者,她记得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位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位好教师;如果一位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位完善的教师。“或许终其一生,也很难成为一位完善的教师,但是我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尽己所能为他们飞扬的青春插上坚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