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何以生而为人。
(2010-05-21 12:17:20)
标签:
太宰治忘川人间失格私小说作家日本文化 |
分类: 评论 |
而我虚伪的羞于启齿,我的社会自尊心佯装我的灵魂讳莫如深。
其实不过是生而为人的功利主义而已。至于何以生而为人,
我想我亦没有资格。郑钧最喜欢的一本书叫做《失去为人资格》。更多的翻译成《人间失格》。
他说他看这本书,看哭了。是真的。
作者是个日本人,当然很多人不喜欢日本。而且日本惯于衍生病态美学。我自己曾经有一句评论,非常引以为自豪:地方太小,憋出来的。
这个自然是玩笑,也可以当真。但依然要看见,因为经济的足够发达,日本确实诞生了足够多足够优秀的艺术家。
说起在国际上的名声,太宰治固然不能同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人相比,可是论起死亡的相似性倒是颇多。可是到底要怎样看待他呢,这样说吧,村上春树从来几乎不怎么提到日本本土作家的名字,而太宰治曾在他笔下又出现过不止一次。风格上来说,这是一个极度有个人风格的作家,传记体一流,只是却又跟“私小说”不同。假如要了解这个作家是怎么回事,最好的方式莫如看看他的作品。太宰治的文章大多不长,短小说居多,最长不过中篇而已,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偏轻松,另外,英译本也相当好找。
甚至王家卫也非常推崇。
他曾说:“许多时,当我让他听一首音乐时,他会坐在一角,手拿一根香烟,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眼神望望我。这使我想起太宰治,太宰治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AHandsomeDevilWithACigarette》,我一直觉得是一个很棒的电影名字。我很喜欢太宰治,而梁朝伟总让我想起他。”手里拿烟的英俊男人。
我承认这本书的一切在我的头脑中都只剩下模糊的情节和鲜明却无从言起的感受 。
因为我不敢,就像从未照过镜子的人第一次看到镜中的自己。
知道那就是自己,却感到陌生。
这是痛心彻骨的恐惧和讽刺。
《人间失格》已经没有了斜阳里那“心中的彩虹是火焰的桥”,也没有“幸福是悲哀的河底积淀着的流沙”,不是沉静,而是死寂。
在死寂中,我们望着这神一样的好孩子。慢慢的,
一步一步走向忘川。
不管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不管有资格的还是没资格的。
过了那道忘川,就请统统忘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