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流生活之韩国相亲文化的发展变化

(2006-11-06 18:03:09)
分类: 韩国风采
韩流生活之韩国相亲文化的发展变化

在显示“协调对象系统”标志的笔记本电脑上录入了A某的“条件”。首尔中流的S大学毕业、年薪3000万韩元、一般企业(30大企业外)白领、30岁……录入事项包括身高、体重、宗教、父母的职业和学历及财产等多达160多项。没过几秒钟电脑上显示了表示A某在婚姻市场上竞争力的“客观对象指数”, 71.7分。接着,按A某条件可选择的最佳女性38人的姓名出来了,最适合的对象是今年29岁、毕业于大专的10级公务员,年薪1800万韩元。当然,这些过程只有持有安全键的极少数人才能看到。

  ·70年代是媒婆、90年代是婚介所、2000年代是电脑?

  随着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不能及时找到对象的男女剧增,于是在韩国婚姻介绍已不是人际关系广的个人的行当,而是成长为一种产业。70~80年代靠的是通过认识人介绍的媒婆,90年代末开始专门从事婚介的婚介所剧增,而现在电脑成了分析综合大量信息后给挑对象的新的“红娘”。

  婚介信息公司“善友(音译)”的韩国婚姻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喜吉说:“电脑的眼光比婚姻中介人强得多。”说着拿出了统计材料。专家级的婚介人介绍对象时,双方答应见面并相面的几率为平均12.8%,但通过电脑介绍的却达到了22%。实际上就“善友”而言,婚姻中介人一度多达120多名,可最近已减少到了50多名。就是说,随着婚介市场的快速产业化,电脑这种机器已代替了婚姻中介人的工作。
韩流生活之韩国相亲文化的发展变化

·“条件由电脑选择,你只管决定爱不爱”

  开发这种系统的善友公司将其系统命名为“协调对象系统”。该公司在1995~2004年十年里,对经过该公司的5万多名男女会员的年龄、学历、职业、外貌、父母的学历和财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这些条件对婚姻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根据“5万人平均值中所占的位置”给新会员打出分数的“客观对象指数”。根据该指数决定可介绍的最佳对象,电脑根据统计挑选几率最高的组合给以介绍。用户则不知道所挑选的对象是靠电脑还是靠婚介人,他(她)只要判断是否爱就可以。

  如此把人分数化,兴许有“不人道”之嫌,但善友方面认为这只是“把人的感觉客观化而已”。

  那么,如果条件发生变化结果会怎么样呢?在A某的条件中,把职业改为专利律师,年薪改为7000万韩元,然后重新录入,结果电脑立即改变了态度。这次介绍的女性年龄28岁,比上次少一岁,毕业的学校也从大专改为首尔的中流大学,职业为大企业白领,年薪为2600万韩元。在印象等级五级(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中,被选为对象的女性印象等级从“好”升为“很好”。

  李喜吉说:“开发系统的时候,希望出现可以改变既有观念的统计数值,但未能如愿,还是承认了既有观念,这就是现实。”

  如果中介人有变化,挑选的“决定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吗?他们回答说,男人的年薪(职业),女人的身高和体重等综合“外貌指数”影响最大。善友公司的代表李雄镇说:“人们的认识依然没有跳出‘男人是钱,女人是外貌’的老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