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生的《玉簪记》
(2009-12-16 18:08:12)
标签:
白先勇玉簪记文化 |
分类: ∠⊙剧评~~≤ |
白先勇先生的新编昆曲《玉簪记》这两天在北京大学开演,昨晚去看了首场演出。北大师生很给白先生面子,昨晚两层的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坐得满满当当,这么多人看昆曲真是让人惊讶。
相比几年前白先生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这次的《玉簪记》看上去要简单一些。简单,一方面体现在篇幅上,《牡丹亭》篇幅宏大,是分了上中下三本的,《玉簪记》的结构则比较简洁,故事也较简单,主要的就是潘秀才与尼姑妙常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是,或许是结构比较明晰的缘故吧,这就使得《玉簪记》给人的感觉更为细腻,剧中几段如《琴挑》、《问病》、《偷诗》精彩绝伦,潘秀才与妙常之间的感情处理极为细腻,演员的一颦一笑,一怒一怨丰富饱满,语气与气息把握的极为到位。怪不得说昆曲是精致的艺术,这种精致真的是外到服装首饰,内到感情拿捏非常细致精准。加上诗词本身的典雅、隽永,古人感情表达的含蓄、多情,整个演出真是让人感觉美妙极了。
昨晚的舞台也值得一提,水墨写意的舞台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戏曲舞台更多留白和想象的空间,一方面又契合了昆曲典雅抒情的特点,正如宣传册上所写,力争造成一种诗化的境界。还有昨晚的古琴,谢幕时才得知白先生竟然动用了一把具有千年历史的唐朝皇家古琴“九霄环佩”并由古琴大师李详霆先生亲自现场演奏。真的是于目于耳都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前一篇:别人不玩了我再玩
后一篇:让《三枪》之流的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