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摔落水的《无极》

(2005-12-17 01:10:10)
标签:

影评

无极

陈凯歌

分类: ∠⊙影评~~≤

  看《无极》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职业的缘故,总带挑剔的眼光去看电影,结果一部部国产片看下来,失望的多,惊喜的少。所以,当银幕亮起来,广告响起来时,我告诉自己,这次要做个“真正”的观众。

  电影放映之前,按照惯例,总要放映一堆随片广告和将要上映电影的影讯。就像宴会开始前摆上桌的小菜,当然,其中也不乏可口之处。比如《金刚》的预告片,短短几分钟竟然吊起了我观影的欲望,虽然《金刚》的故事我已倒“讲”如流。等耐心地看完所有的广告和预告片后,真正的大餐开始端上了宴席。

  《无极》的开篇镜头类似《阿甘正传》,一片海棠花瓣飘然落下,扯开了故事的大幕,海棠花也成为串联整个影片的关键意象。小女孩(倾城)为一个包子跟男孩(无欢)有了约定,但随即的毁约使得她和男孩都走上了悲剧命运的轨道。于是就有了“无极”世界里的恩恩怨怨,就有了一切为了真爱的奔波。

  《无极》的英文片名叫《THE PROMISE》,或许这个英文的直译——诺言比“无极”更为贴切。影片开始,当满神问幼小的倾城是否愿意到一个名叫无极的世界里去,在这个世界里她可以获得世界上的任何荣华富贵,惟独得不到真爱时,倾城回答了“我愿意”。这个诺言成为倾城生命中的诅咒,也串起了其他人物的命运。因为这个诺言,二十年后的倾城被爱情所伤,要么没有真爱,要么瞬间又失去真爱。

  显然,《无极》里探讨了一个深刻但又空泛的类似哲学命题的话题。这个话题可以用生活的触角去感触,可以用心灵去体会,惟独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一旦用讲述者的逻辑来思考和讲述,这个话题就会变的玄而又玄。《无极》在力图讲述这样的话题,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还是流于空泛和难以把握。

  如果从故事情节的内在逻辑来看,主题深刻的《无极》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沉重的思索和感悟,而不是哄堂大笑。但是,观片的现场最奇怪的现象就是,越是深刻的地方观众的笑声越响。影片接近尾声的最重要的那一幕:无欢面对被绑缚的倾城、昆仑、将军讲述自己人生的曲折时,片中人物声泪俱下,场内观众却爆出阵阵笑声。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无极》中多次出现。这种不协调或许就是《无极》的失败之处。

  看《无极》可以看到陈凯歌的矛盾之处。在主题上,他完全可以把《无极》处理成一部深刻的艺术片,但是商业的运营模式却让《无极》带上了许多不协和因素和消解电影主题的因素。比如各国演员的大杂烩可以在发行方面有利于《无极》国际市场的开拓,但是语言的蹩脚也使得影片人物与观众的交流大打折扣。再比如,一味追求大制作和大场景,追求电脑特技的效果,也让《无极》变的有些粗糙和忽略了各场景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当大将军听到无欢的讲述流下眼泪,说“我被你感动了”时,放映厅内又一片哄笑。这时我也在笑,我在笑中国又一位导演被市场拉下了水,在笑想脚踩艺术与市场两只船的陈凯歌落水的尴尬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