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对照《廿一世纪中国诗歌-第13辑》8.10起在欧美发行

标签:
《廿一世纪中国诗歌》王美富郎启波 |
爱与歌(组诗, 节选)
文 /聂勒
我的牛群丢失了
告诉您,我的女儿
我们的牛群丢失了
您一定会问爸爸
它们去了哪里
我也不知道
我也问自己,它们去了哪儿了
如同您问我,我也问过爷爷
爷爷说,部落消亡以后
我们的牛群就走失了
其实,它们去了哪儿
所有人都想知道
在我们彩色吉祥的梦里
它们无数次地闪现
一群群
在大地上移动
我们生活在陌生的世纪
一个崭新而陌生的时代
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实
跟别人没有什么两样
只是我们常常莫名地迷惘
在乡村,在城市的中央,我们常常走失
在漫长的黑夜里
我们遥想着远方的故乡
遥想着远古的部落
在那遥远的部落的阳光下
我们无所不能无所畏惧
我们赤裸裸地活着
赤裸裸地死亡
我们的牛群走失了
其实,它们去了哪儿
并不重要
当我老了
当我老了
我愿将羞于见人的诗章
赠予那些热爱生命的人们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
热爱是一种幸福
也是一种被覆盖的痛苦
当我老了
当我翻遍一生的积蓄
我会用苍老的手
指一指故乡的山群
抱憾地对女儿说
就剩这些了
月亮升起来了
大山渐渐倚靠着黑夜
地平线的星宿渐渐密集
一百种鸟鸣穿过最后的淡白
多情的山寨之夜旋转起来
我坐在院落里等我的月亮
一切事物变得柔和温馨
大地渐渐地沉寂
天空却热闹起来了
星光交错夜行者飞舞
最后的夕光映照着山冈的西面
这是一个迷人的暮晚
当轻撒在大地上的黄金
被倦归的飞鸟撕进黑夜
静谧的心灵便安顿下来
我等待的月亮升起来了
我属于哪儿
多少个夜晚
我总在梦里追问
我来自哪里
多少个日子
我总在自问
我属于哪儿
多少年了
我等待着回答
我相信
我来自于南方丛林
一个古老的部落
在无数次迁徙
之后,她留在
这里,留在一个
叫佤山的山头
一个永恒的披着
彩云和梦想的土地
我不知道
她是不是掉队了
还是愿意留在这儿
但我知道
在她的前方或后方
肯定还有
大批迁徙的人们
最后他们
都去向哪儿
他们无限的悲欢
有多深沉
至今无人能知
我相信
他们的血液和灵魂
每天都与我们相通
他们的火塘
和我们的火塘
一样生生不息
只是我们无法看见
他们每时每刻
一定想着我们
如同我们
思念着他们一样
只是我们无法知晓
我相信
每一次人类的迁徙
都是一部悲壮史诗
它一定汹涌澎湃
只是我们无法看见
我曾看见非洲大草原上
悲烈的迁徙
为抵达彼岸未知的
自由的大地上
角马群一次次冲破
鳄鱼和狮群
设置的陷阱
它们对死亡
竟然一视无顾
那永恒的瞬间
一次次地引爆
生命的震撼
一次次地倾荡
我的泪水
我相信
我的祖先
也是这样抵达
他们向往的家园
我相信
所有的迁徙
不仅仅发生在杀戮之后
它一定源自一种
对远方的梦想
对美好的追寻
我相信
在无数次种族融合
之后,所有的民族
才找到自己的名字
所有的种族
才找到自己的居所
我相信
像我一样
世上的人们
一定想知道
我来自哪里
我属于哪儿
世界,请听我回答
我是一个古老部落
无数次迁徙后
遗忘在大地上的地址
我是一个种族
一切美好和爱的福音
我是西南部中国
一个小小村庄的简史
我是这个美丽星球
一个铿锵的乳名
用不着
用不着太阳介绍
我是一条小河的主人
用不着绿叶解释
我是一座山寨的美梦
用不着白云指引
我是一千座山峰的首领
用不着暴风雨张扬
我是灾难濒临中的婴儿
真的用不着告诉你
我是一个古老部落
落难之后降生的幸福
白云
天上的仙女
可真不少
无边的寰宇里
都挂满了她们
晾晒的衣服
行匿的血脉
文 /刘光辉 (爪哇岛)
至今,我一直相信山河还是宋朝的美,尤其
那些清风明月,无需门票,只借东坡笔墨一点
就可以随意享用,借一叶苇舟,杯盘狼藉
都可以顺水而下,说过的话都是月光浸泡的
看的水,都是千古流传的,随着风声摇摇晃晃
你的每一次假寐,都是有史可查的
桃花三月,多好的日子,如果不下扬州
也可以随意打马,轻装去看心中的峨眉
沙沙响的“夜雨”,是你藏在锦囊里的句子
韵脚碰着韵脚,殊途同归,妙计天然
想想那些青春多汁的岁月,你咳嗽一声
都是万朵桃花开的一纸密令
读帖读到血脉里,暗藏一条豪放澎湃的大河
你就相信东坡的人生是瑰丽的,他的时代是
清澈透明的,那些贬谪和不堪,都不过
是岸边激起千堆雪必需的礁石
当一个人胸怀宽阔如海,就能让一个时代
随他走进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横无际涯
云朵可以反复酝酿,而月色则可以一气呵成
铺、垫、皴、搓,枯笔的灵气
都藏在运墨的姿势里,如同阴晴圆缺,难掩
婵娟千里的旷世清明,水涨船高啊
从三苏的某一页吟咏里浮出,会发现
柳暗花明,并不单指泛舟于江上的月白和风清
豢养:向一株叫苏轼的植物学习
文 /刘光辉 (爪哇岛)
在平原藏好这条命,另辟花园,绝对保密
花园命名为东坡,最大的一株,就叫苏轼
没有人能限制我把苏轼当植物豢养,给他松土、浇水、捉虫
大宋朝所有欠缺的,我都能精心亦步亦趋地,按时送达
所有知道的江山都给他,没什么大不了的,庙堂不够就再造一个
江湖就在身边飘着,合不合时宜,让东坡自己说了算
静以养气,多到用不了就行云,云需明月,阴晴圆缺无所谓
重点是月光,想要哪朝的用哪朝,承天寺和石钟山的不可或缺
爱他,就给他所有的江山。如此隐秘的后花园,隐居民间
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不阻止,亦不勉强。从一到万,从水落到石出
东坡,你心爱的年轮都在,痩竹,荔枝、月光,清风,江河和扁舟
从峨眉到黄州,从小令到豪放,从千里共婵娟到句句千堆雪
在平原,我们偌大的江山,昼伏夜出,冲天的光芒隐现星空
东坡,你号令天下的月光,已经成为畅通无阻的免检牌
春雪:被代指的江山
文 /刘光辉 (爪哇岛)
暗示是失败的,遍地的传言火一样漫延
隔着一层袅如炊烟的薄纱,所有宁静的观望
都心知肚明,都在等待一缕南风
借一枝芽尖,撩起江山半明半暗的一角
一语道破天机
风向偏转,斗转星移,结局
通常都是被临时改写的
只在一夜之间,山河就被代指换了颜色
雪花纷飞,最后一次画龙点睛
让遍地优雅的更优雅,素朴的
更趋向简单明了的素朴
如同兴之所至的神来之笔,最后一场雪
转眼被交接,山河还是那个山河
只是由寒冬改姓了暖春
遍地的草民,头顶一线雪白的流苏
欢庆的队伍一山漫过一山
层出不穷,万言难尽
传奇都是被传说的,像一个意气风发的比喻
这个春天被雪花插上翅膀,一路飞扬
点、染、皴、擦,不拘一格的笔墨
令所有宁静的观望黯然失色,从来
大手笔,都隐匿民间,像领袖
善于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向五百亩荷花问安
文 /刘光辉 (爪哇岛)
沉溺
沉溺,水烟袅袅啊
五百亩翡翠的荷叶
托不住,你晶莹透明滚来滚去的心
那些高于水面的,不仅是荷花
也不仅是压着韵脚的一盏盏粉红的灯
也学着做一盏想开的灯吧,小心地举着
夜夜,向这五百亩花中君子问安
今夜,六十四州星光灿烂
文 /刘光辉 (爪哇岛)
今夜
我要快马
飞奔在六十四州之间
今夜的星光
运送
我要的黑幕比从前更黑
今夜的人
要在家里等待
快马到来
今夜
黑暗里的水
大地
六十四州
天庭饱满
今夜
忧虑那些桃花骨朵
文 /任先青
我有些忧虑
因为实在无法确定
老桃树
桃花骨朵
雨的遭际
朝圣路上哪是回家地址
小镇石拱桥
文 /任先青
适合走读
一架古老故事
心中块垒
仁慈之爱
送你过去
桥
就是老辈人的好心肠
考量你脚步
让你清醒
让你追忆风雨
采石场的声音
文 /任先青
一群人的力气与苍凉
实打实
冷起来虎口咧嘴
热起来鲜血发烫
采出的原石
沉郁
至于后来的那些石狮、石碑、石像
只算是灵魂的误会表达
大雪旋舞落差
大山破碎了边框
我心下沉
叮叮当当
桤木诗帖①
文 /翟文熙
天气很冷,天气预报说
天气还会更冷。
报春的桃花落了一地,桌上的水杯覆着薄霜。
夜色再浓一些,更多的情人
会躲进被窝。
我写桤木诗帖。
我没有看到桤木成荫和风薰笼竹,
以及飞鸟的新巢。
杜工部与东坡居士心情正好。
如果我钻进被窝,我会读诗。
我迷恋于一个事实:我喜欢的西方大师
学习古老的中国诗歌。
蹩脚的中国诗人反对向他们学习。
我写中西杂交的诗。
我躲不开中西情人节的消息。
它们凑到同一天就像一次意外撞车事故,
医院扒出胎儿负责善后。
我写诗。我的门窗发黑,我屋顶的吊兰
在想像中开放。
我锯开床,在思想暂时熄灭后
睡一个暖觉。
桤木诗帖①:苏东坡书法作品,杜甫诗。
阿难
文 /翟文熙
阿难,从海水里爬出来。
阿难,换掉肺叶、鳍。
脊椎是有用的哲学。
阿难,树上的果子无以充饥。
你要下来。
阿难,回到洞穴中。
透过洞口观察狮群和日出。
阿难,砍掉你相中的树。
筑起房子。
阿难,你的孩子已饥饿,
赤手杀掉那只狼。
阿难,上帝饶恕异类间活命的杀戮。
阿难,我们为一个理由活着。
把位置和游戏让给后来者,
我们去到天空飞翔.
上帝的骰子
文 /翟文熙
三种预设:
精神病人、禅堂里念经的老僧、知足的隐者。
我无权用道德评判别人。
我的舌头和书本闲着。
我的手反复写着前人留下的字。
我的身体闲置已久,对称的脚,
总是不那么依时地
在地球一条细微的线上踩着步点。
在方形办公室,不用幻想
就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天空,
相互作唤的小麻雀,因夏天更加泛绿的树叶。
夜晚黑暗冗长。
我颓废了吗?我的脸依旧平静。
是的,我只信赖上帝,
等着他把骰子投下,
任何结果都不会让我
感到慌张。
所在即世界
文 /翟文熙
世界只有房间那么大。
很多人消失在一条弧线上。
还有一些人
尚未出生,而另外的一些人
应该移民到火星去。
这有什么关系呢?
水在壶中发烧。
椅子安静得等待着时机
爆裂。
你有一些本能的想法,他也有。
但我们仍旧感到陌生。
所在即世界,脑髓是更纯粹的活动。
失眠的马在墙上抬高屁股。
想起那些过去的事,
他把头伸进地板里。
新年
文 /翟文熙
我们扛着铁锹回到村里。
我要把一些美好的植物移植到阳台上,
(我承认我对它们的爱是自私的)。
炭窑边一截大榕树的树桩等着焚烧,
我们计划买下
从中间锯开做成茶几。
井面覆盖着青草,我们用铁锹测量井水的深度。
我们说到母亲的坟墓
好象又长高了。
母亲活着时我觉得更爱父亲,
但是现在我对母亲的怀念更多一些。
我们绕着村庄转了一圈。
实在太累了。
想起小时候母亲把白鞋粉当成面粉
给我们准备刀切面。
我们转身又走入新年。
一枚冬天的果子
先变圆,然后拉长
再变圆,又被拉长
周而复始的过程
存在于很多场合的纠结
存在于很多不同事物身上
一枚果子,悬挂在头上
我曾试图将它摘下来
我刚动这个念头
它就长高了一些
我停下来,它也停了下来
我们如此反复,或者较量
我们保持距离,然后对峙
我们最终习惯彼此的存在
这时候正是冬天
云南到北京温差很大
身体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
这枚果子,像多年的老友
从未与我红过脸
更不要说翻脸
遥想
倾听:这入秋的声音
风乍起,落叶纷舞
相继死去的蝴蝶
飞向树根
这是九月,田地里
一茬一茬苍凉的麦桩
收成之后
沉默无语的大地
面对这金黄舞蹈后的
孤独
父母守著乡间的路口
山道弯弯啊
路旁的狗尾巴草
旺盛衰败了一番一番
我努力地
可总是那么不完美
我努力的不让自己伤悲
可怎么
总也热泪盈眶
这是秋天。寻找路径的
落叶们 和我一样
长着沉重的翅膀
瞧,这一路上
一路走着
一路瞧着
有时抬头
看看天气
想想远方
有时低头
看看路上
也有万物生长
有时疾步
有时闲庭
一路上
有吆三喝五
有老倌妇孺
有恋人卿卿我我
有仇人分外眼红
有高矮胖瘦
有野史轶事
走到感觉累了
就息一息脚
闭上眼,这一路
走马观花般
全程重新来过
大滇
酒后的乌蒙就爱唱歌
他总会唱的
只有惟一的那首歌曲
我听了他唱了好多次
却从未记住一句歌词
乌蒙一直有个梦想
要建一个自己的王国
叫做大滇帝国
越是清醒的时候
帝国就越没有了踪影
更找不到治国的韬略
或是丁点的方针
酒后的乌蒙,是个
可爱至极的兄弟
我们一起,在没有梦
的梦里,指鹿为马
劳动者札记:《发现》组诗
文 /李盛
1、《铀隐藏在大地的深处》
铀隐藏在大地的深处
披挂一层厚厚的铠甲
发现铀,是人类最伟大的奇迹
取一撮抟成丸垂在自己的前襟
浓缩够了吗?微型的精粹
比丧失贞操的贫铀干净几分?
有多少事让我们痛心疾首
又乐此不彼
当那些知识与发现
在积累
在浓缩
在裂变
同样取自思想的岩层
同样高悬大地的头顶
2、《发现》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现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头顶上那条时隐时现的银河
用当代最快的运载工具
要走上一万年
我们走啊,一万年
向着这旦复旦息的第一个朝夕
向着这煜煜照人的第一颗星辰
海要枯,就让它枯
石要烂,就让它烂
我们走啊,一万年
聆听头顶上的河流天堂的水声
还有脚底下一付安卧的恐龙骸骨
渐渐恢复起的记忆
就这样走!趁早不要迟疑
更不要忘记
带上我们曾经折迭的情感
和分行折迭的现代诗
3、《穿越那层“黑障”》
――神舟五号返航穿越大气层时,高速下坠,
状如火球,这一过程,科学上谓之:穿越“黑障”。
题记。
阳光去过它会不会回来
生命去过它会不会存在
一枚殒石,一枚殒石去过
划去一道眩目的创痕
生与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假设
当一艘飞船翼展宇宙
往返在这个球面,太空人
给我们开辟又一条航线
穿越那层“黑障”
有时,希冀确实微妙
无法比拟
譬如一根发丝,再缩小一万倍
有一段简捷的距离叫春天
文 /李盛
1、有段简捷的距离叫春天
走过来吧,走过来
就如同走过一次
快乐又幽默的游戏
这样既简单又直接的
一段距离
最简短的一段距离
是由我向你启步
是由你向我启步
还是一个冬天向春天的启步
启步,一个动人心魂的亮点
啊,太阳早早的启步
奔赴大地给我们温暖
忽然想起,忽然想起
有一段简捷的距离
———就叫作 春天
2. 新挂历
请把我摆在你的家中
一个最醒目的位置
或者藏在你的心里
一个最深最深的心底
越过冬天的门坎
而进入每个春和的家庭
送给你一个吉祥如意
我是祥和幸福的象征
噢,时光如梦一般流逝
生命于人只是个短暂的过程
你看我又走进一个春夏
从一个清清的早晨
从一个淡淡的黄昏
3. 比如
文
比如有一个故事
一匹老鹰逮着小鸡
比如散漫的阳光
被一圈圈锁定
然后,丢下一道不经意的擦痕
比如青苍的郊原上
风行草偃
比如我倾心激动的长唳
一声、二声
擦过天际又瞬间消失
比如呵
有一位天真少年
手持一节断线向我走来
问我寻找
刚才走失的一只纸鸢
4. 一滴水畅想
小声,嘘——
我是一滴
小小的
临高站立的水
嘘,小声——
这盈盈欲坠的浪漫
有谁,
可与之匹比
阳光属于我
我因而晶莹、圆润
时间属于我
我因而恒久、动听
一片草叶上
有我飞动的波影
一片热风里
有我摇弋的步履
一方坚石上
訇訇声调,有跌倒
才有站立
小声,嘘―――
我是一滴
小小的
临高站立的水
嘘,小声——
在这个广大而又遥远的时空
我只是迭宕一声
再迭宕一声
把自己
逐-步-加-深——
转自【 诗人王美富】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