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自由与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

标签:
云图自由汤姆·提克威沃卓斯基隐喻娱乐 |
文:郎启波
六个故事的时间、地点,像是切片,迅速交待这是六个独立的故事,然后你会留意到的便是主角身上彗星胎记,以此来佐证六个故事的主角之间有某种剪不断的联系,你可以认为是轮回,也可以认为是他们身上都有相同或是相似的宿命……这是汤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导演电影作品《云图》的开场。
随着观影过程的深入,你可能会惊讶于如何才能够去完成这样一个看似纷纭复杂、信息量巨大无比的电影,这会是何等巨大的工程?六个故事意味着有六条主要的线索同时而又彼此间又渐次去推进整部电影的叙事,辅助的线索量则会更多,我们很难去想象导演的大脑是如何完成如此有效梳理的,你可以视其为“心怀天下”之人,而又如此熟悉生活的细节和相对应时间逻辑。在此前提下,超强的卡司阵容只是更好实现导演目的与意图的工具,我喜爱这样有厚度的电影,这是创作者与造物者的对话,又或者创作者只是造物者的记录者而已。
好莱坞电影最让人值得学习的重点有两点:结构、主题。先说《云图》主题,这是一部有关“抗争”和“信仰”的电影,说简单些,就是自由与爱。至于结构,我以为用叹为观止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导演试图通过《云图》去勾勒出一副人类社会文明史的进步及进化过程,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野心勃勃的作品,片中六个故事依次呈现的是种族歧视、同性恋歧视、老人迫害、政治迫害、克隆人、宗教的另类戏谑,故事交替推进,其目的无非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影片的主旨,导演清晰地洞悉这一切,才能将这部“不可能改编为电影”的原著最终搬上银幕,进而完成自己的表达并提醒那些尚未意识到“自由与爱”之重要性的人们。
航海旅行中的律师被见财起意的医生残害,被黑奴所救后,律师最终页选择救赎,致力于废除奴隶运动之中;时至今日,同性恋歧视仍然存在,权威们习惯的秩序代表了腐朽和蔑视,才华横溢的年轻音乐家想打破这一秩序而选择逃离,他创作出了《云图六重奏》,恰巧与《云图》一片的故事架构吻合;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或许会让年轻人放弃亲情,甚至用一种“文明”的方式禁锢老人,老人们联合在一起,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政治本身就意味着是谎言和真相两种力量的博弈,谎言的胜利对于社会而言是灾难,然对真相的追求则是人类永不止步的询问;克隆人的意识觉醒,或许可理解为对“集体无意识”的批判,同时也继续深化前一个故事对于政治表达不满,而更多的时候,人类的境遇往往还不如影片里的克隆人,不是么?宗教是人类寻求心安理得和内心平静的一个渠道,信仰很重要,对于自由的信仰本身也是一种“宗教”,有一天,你也可能是别人的信仰,或什么也不是,最重要的是,信仰本身促使你去行动和改变,这才是信仰的意义。
有人会认为,为什么要赋予电影那么多的政治隐喻,也有人会认为电影一定要有隐喻,又或者有人认为电影应该简单轻松些,但也有人希望电影会追求更多的可能,我以为这些看法都没有对错,允许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身就是对于自由的尊重,对于电影的评价,你喜欢并能进入的电影对于你个人就意义非凡。《云图》之于我,便是一部意义非凡的电影,所以我毫不掩饰自己对影片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