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影人仙去:天堂有没有电影院?

(2012-07-02 11:40:00)
标签:

张瑞芳

露天电影

黄宗洛

南征北战

中国电影

娱乐

  生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旅行,既精彩却也无奈。

  在你生命中,可能会在你一生的任何一个时刻,你都会遇见喜爱的和熟悉的某些人突然于某一时刻离去,你再不会见到他们,却可能固执去找寻和追忆着他们,包括他们的一举一动以及音容笑貌。

  从一出生伊始,人们分别向属于自己的坟墓走去,彼此间最表面和明显的区别便在于行走的方式和速度:譬如仓促的,大步疾行的,徐徐慢步的;当然,人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于生活态度和生命的态度的异同,而这也正是最终成就一个人和其影响活着的人们的不同标签。

  我们行走着,直至某一天,你走着走着,最终,你也成为了别人的缅怀、念想或者遗憾。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近来无疑是一个悲伤的时期,6月26日、28日、30日,6天之内,陈强、张瑞芳、黄宗洛三位堪称国宝级的表演艺术家分别辞别人世。都是在偶数的日子,甚至还暗合着中国人喜爱的吉利日子,几位老艺术家似乎是提早相约好一般,一起去了遥远的天国继续他们的表演事业。无论做人抑或是作为演员的他们,无疑都是成功的。在电影不长不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他们是较早的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坚实的奠基石之一,我们不能用当下日新月异的电影工业技术手段再去同等评判他们当年的作品,但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不同作品里的表演还原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价值烙印,还原他们对于表演的态度和热爱,他们当年风华正茂时,所身处大环境与当下早已天翻地覆,而共同的价值追求观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对于三位电影艺术家饰演的角色里,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陈强的“南霸天”,黄宗洛的“松二爷”和“小土匪”,还有就是张瑞芳在《南征北战》里“赵玉敏”,那是童年时期在学校操场看露天电影里记忆犹新的角色。还记得当时看完电影后,小伙伴们都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作为自己的“代号”或给其他人安名号,然后开始躲猫猫或是以好坏两拨人开始各种打闹玩耍的“对抗赛”,那个时候,似乎体格弱小一些或类似跟班的小伙伴大多情况下都会被安排扮演“反派”了。

  与上述几位艺术家前后时期其他表演艺术家的作品,我大抵也都是通露天电影和长大后各种机缘巧合看到部分,有些遗憾的是,至今未能有机会将其中一个人的作品看齐全,就连张瑞芳最为著名的的银幕形象“李双双”也至今未观看到,这可能也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彼一时的他们是因为热爱而创作和创造而最终成为大家;此一时的今天,演员们却是在名利场将过多的精力耗费在名利之上。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们,竟让人如此唏嘘和无比感叹。想想那个物质精神皆贫瘠的时期,艺术界的创作欲望和能力是如此强烈,艺术家们似乎也未尝想过自己某天就成了大家,而更多是因为热爱的成分多些。

  而今,后百亿票房时代下的中国电影人,则显得浮躁了太多。并非业界没有去努力和用心之人,但想真正如老一辈艺术家般整体崛起一批台柱子的可能现在看起来也是微乎其微,这是怎么了?其实没怎么的,大家心知肚明,而又逢场做戏的概率大了,少了些真诚,更少了些沉淀。

  对于当下电影的种种诟病,近年来我已经批评过太多,似乎我麻木了,被批评者也麻木了。那么,本文更主要其实是在缅怀前辈的同时,亦为自我警醒之用罢了。  文:郎启波(作家/制作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原始链接 http://yule.sohu.com/20120701/n346997934.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