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启波/文
杜琪峰终于北上了。然而,他北上后的开场白并不是大家意料之如的《黑社会》般的电影题材,而是着眼于情爱。

《单身男女》看起来是一部轻松的情爱喜剧,这表面的一切,容易让杜琪峰被大家误会成一个陌生的、不熟悉的杜琪峰。观完全片,杜琪峰和他电影里的典型的“黑色”标签并未被抹掉,只不过他将这些藏得深沉了些。
人类一切所谓的规矩,无非都是在建立一种秩序,久而久之,这种秩序就成为一种行为的准则。诸如道德等。所有的准则最终都谋求建立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而诸多的普世价值观们也是冲突和矛盾着的,夹杂着各种利益,之后就成为各种战争爆发的根源。杜琪峰的电影里,一直都在尝试着质疑和反对这种普世的价值观。
之所以,在前面没有给《单身男女》定位为爱情喜剧,而是情爱,这是故意为之。爱情是什么?自古以来人人都在追求爱情,都在歌颂爱情,是因为爱情其实很短暂(似流星稍纵即逝)甚至虚无(不确定性),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一直努力着去奢想和渴望。所以,爱情往往是不可靠的,《单身男女》想表达正是这种不可靠和不确定性。那么,情爱相较便更贴切我们和真实些。
古天乐、高圆圆、吴彦祖的三角恋情,分别代表了几种价值观的存在和相互的渗透和角力。古天乐的角色更加真性情,吴彦祖的角色是更多的坚持与单纯,高圆圆纠结则是矛盾与取舍、何去何从。相比之下,古天乐角色代表的花花公子受荷尔蒙和睾丸素的影响对异性十分冲动,吴彦祖的角色经历沉沦和受到情爱的鼓舞而奋起直追的过程容易赢得更多同情,高圆圆的角色则更容易引发讨论。
并非所有的冷静或者理智都是正确的或者有收获的,得有恰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和恰当的冷静与理智。爱也好,情也罢。更是在冲动与理智之间,无一等同的。《单身男女》让我想起蒲钰小说《脑袋开花》里的主人公蒲地流来,这小说后来改编拍摄了一部名为《边城汉子》的30集电视剧,其中对于主人公情爱的描写,其实与《单身男女》想表达的主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太多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了某种准则,而很少却反思准之所以成立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否则也就不会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爱情它是个难题”等云了。有谁,能一拍胸脯就保证爱情就可以当饭吃,或者有爱情就能填饱肚子?更多的其实只是浮云。
高圆圆所饰演的角色的无奈和难以抉择,只因角色本身是导演设定的,想去完成导演试图表达的。而这样的痛苦,之于现实也是相通的。然而电影不可能完成所有的表达和顾及到所有人的价值观,《单身男女》必然引发更多的讨论,这种讨论本身其实就会有一种进步。
想说的是,真情实爱其实真的艰难异常。然爱之所以让人向往并追求,是因快乐的,残忍的,痛并幸福着的种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