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启波/文
微博。围观。微电影。微营销……
当与微小有关的一切成为热词与关键的时候,其实对整合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的生态,随着媒体生态改变带来的是营销手段与创意思维模式的改变。

微电影的概念和创意的横空出世,就足以使得凯迪拉克本身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
《一触即发》所赢得的,包括了营销者对其创意的研究、汽车消费者的关注、电影业者的思考等等,微营销的背后,其实是更为复杂与缜密的整合营销。细节与创意是获取关注的关键所在。作为互联网的新产品,微博无疑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后起之秀和新宠。
从微博诞生至今,电影品宣们就已经在里面尝到了不少的甜头,
2010年年初的《阿凡达》到最近的《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等,微博贡献十分突出,而即便是还未上映的《将爱》等影片,亦通过微博早早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人气……
微电影本身的提出就是营销行为的实施的开始,而营销成功则是通过点击率、参与度带来的品牌知名度,这一切,终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转化为市场上的销售成绩。《一触即发》90秒钟的时长,与微博用户的窗口观看习惯和耐心而言可谓是恰到好处,信息足够丰富紧凑,扣人心弦追捕过程,超炫的动作戏,人物本身内心的变化起伏也够惊险刺激,他最终乘车顺利冲出追捕……
目前,正值植入广告和电影的蜜月期,凯迪拉克微电影创意本身是否还暗示了一个信号:大企业的新品广告计划在悄然间变化,直接投资电影产业也未免不是更多可能里的一种好尝试,日渐增长的电影市场加上中国电影观众本身层次相较于汽车等产品,目标更为精准和有效。这与当年万达地产进入电影的的尝试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不论凯迪拉克是否会真正进军电影业,想说的是,在适当的时机,加上恰当的创意,以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和热门的微博本身,还有英俊的实力人气明星吴彦祖,为凯迪拉克的微电影《一触即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可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