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启波/文
窃以为,用男版《欲望都市》去概括或者命名这部叫《男得有爱》的电影并不准确,这样笼统的概述仅仅是简单去说明了本片的部分特征及一个切面。而透过轻松的偶像作品表象之外,我解读到的信息其实恰好有沉重的现实投影。
剩男剩女的话题、浮躁的人性、富二代的蜕变、单身离异家庭子女的扭曲的人格、各种哈哈镜般变异了的光怪陆离,它们如同魔咒……越发物欲的社会在扭曲着的现代青年人的生活。
这样的解读,基于我近年来痴迷于研究社会学及人类学后的养成的惯性,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去找寻创作者本身试图传达的意图。当然,并不排除我在解读创作者意图的时候出现误读,或者过度夸张以及苛刻的情形。

纵观近年来的华语电影创作中,这种意图的传达有时是隐晦的触及;有时是张扬的高调的喧嚣,但缺乏思考;有时是艺术的,或许消极但也有积极的希望存在……
在物质横行的当下,原本作为病态之一的浮躁成为正常习惯,于是有更多的空虚和矫情,以至于我们把简单的事情想象得复杂至极,也同时更容易忽略身边的景致。《男得有爱》属于时尚明媚的,传递的疼痛需要细致切入才能发现到。
《男得有爱》传达的信息其实很多,如勇气与责任,如分别对待爱情的异同态度,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的消费……所幸的是,导演选择了一种大家更容易接受的也比较年轻的手法,将“车震”“微博”“名人私生子”等热点事物和话题有机地穿插在一起,经过一系列的转折和变故之后,几位主人公都各自有所收获。
《男得有爱》的结果是温暖的。能让人看到希望,痛被隐藏得更深沉一些,快乐被直接地展现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