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经典
★文/郎启波
5月12日,一场突出其来的灾难让更多中国人学会尊重生命,学会了理解生命。尽管我们一度陷入悲痛中,但我们明白,我们必须迅速地从悲伤中走出来,将悲伤的力气投入到如何去重新建设我们家园中去。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的召开,伴随着比赛的进程,我们因无数次升起的五星红旗和国歌而感觉自豪,紧接着,残奥会也拉开了序幕。
曾经无比浮躁喧嚣的娱乐圈,也在这时低调了起来。而我们的心情也随着灾难带来悲痛,再到的体育健儿们的上佳表现后的喜悦,此番经历,当属人生一堂很好的课程。我们很久没有去谈论娱乐圈或者谁谁谁的绯闻了,电视剧也似乎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很久。而近日,随着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以下简称《夜》剧)的热播,关于娱乐圈的指指点点又有了些苗头。也许是刚经历的大悲大喜的缘故,再或许就是经典留给人们的怀念和回忆太美好,新版《夜》剧从播出起就受到观众的批评与挑剔,据说最近还有大量的观众更是以给《夜》剧挑错、改名字等游戏为乐。
当然,在这些个批评与挑剔声中,我惊喜地发现,较以往动不动就张嘴漫骂相比,评论者们现在漫骂明显少了很多,甚至还有几分真诚地探讨艺术的样子。但无论怎么说,这部剧的高收视率已然说明,它其实并不那么丑陋。在中国的影视剧创作过程中,本身就良莠不齐,更何况观众和批评者们也从来都没把电视剧当作一们艺术,而是将其划在娱乐圈的特定范围内。既然我们已经将其限定在娱乐圈,就不需要去装模做样去从艺术角度去批判它什么,如果愿意看就多看两集,不愿意看,遥控器一摁,换个其他节目来看也行,无须边看边挑刺。
我近日也连续看了几集《夜》剧,并没有批评者说的那么糟糕,相反,我觉得还有些意外惊喜,拍摄“经典”本身就冒了很大的风险,真去做就说明导演赵宝刚勇气可嘉。任何一部影视剧,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夜》剧能较流畅地讲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一段故事,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的同时,也算完成了其喻教于乐的功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