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人李皖曾经这样评价崔健:“他是中国当代一根敏感的神经。”
和老崔约定的采访时间在不日前的某个下午,我们对话的咖啡屋位于北京东三环路上,屋外的空气里还弥漫着一些冬日的寒意,而屋内洋溢着空调温暖的风。且不用谈笑风声来描述我们的对话,但整个对话的过程的确是轻松中略有严肃,而严肃中也不乏活泼,就在这次对话时,我也突然间发现,老崔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而与有趣的人对话给人的感觉也是十分的惬意。
与我以往的采访一样,这次与老崔的采访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采访,我们更像是在随意地聊天,偶尔他的手机有短信到来的提示,这时,我才注意到他的手机是一款比较早的诺基亚8250蓝屏手机,我问过他为什么不换个新款而且功能多点的手机时,老崔一笑说,手机的主要作用就是能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就好了,没必要去随时更换。
不日前,看到某媒体关于老崔《修复处女膜的年代》的报道,说是与《修复处女膜的年代》相关的网络、下载、处女膜等关键词背后所对应着的,仍是属于崔健独有的特质:先锋、愤怒、责任等。如今,你依然是可以质疑乃至否定崔健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但你决对不能藐视他所独有的人格力量和人文责任感,就像著名乐评人张晓舟所形容的那样:“在向崔健伸出中指之前,请先向他深深鞠躬。”在我认可这样的描述之时,而我依稀记得我的老乡、先锋诗人陈衍强在谈到新时期的诗歌时,他把老崔算作了半个大师,我相信陈衍强的眼光与判断。
在对老崔的也多了更多一些认识和了解,我更愿意去把他理解为一个沉淀下来之后,甚至悟透了很多人生道理的一个创作者,在他的音乐实验和电影实验中,这种强烈的个人的智慧和色彩也因此十分的明显和突出。而其中,最不能忽略的正是:老崔个人独有的人格力量和人文责任感。“摇滚就是一种态度,就是敢不敢坚持自己,坚持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个性,不妥协,不拿自己作交换”,多年过去,老崔的这句话让我一直记忆尤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