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扯淡 |
“孙悟空是山东人”、“花果山原型是泰山”……数日前,国内一些知名网站纷纷转载了山东某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引起网友的热烈议论:90%以上的网友认为,这种研究无聊至极。而这位研究者却认为网友的看法比较片面,他居然大言不惭地认为自己这种学术研究其实还是很严肃的。
“花果山原型是泰山”这个引起议论的中心人物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杜贵晨教授,今年56岁,在山东师大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已20多年,是古代文学和文艺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本人是山东人,对泰山很熟,近些年来一直在研究《西游记》,逐渐就发现《西游记》里有很多地点以及细节情形是按照泰山的格局、形貌、景观来描写的,于是乎,他就得出了“花果山原型是泰山”这一结论。杜贵晨称他研究的出发点并非要找哪里是花果山、哪里是孙悟空的老家,最后得到的结果均指向是这个问题。尽管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有一些地名和《西游记》中的一样,但杜贵晨发现泰山的许多地名在《西游记》中都出现了,“一字不差”,且这些地名在《西游记》之前的县志等书籍上有明确记载。“我是当做学术问题来研究”,杜教授认为,从学术研究上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问题,单凭吸引眼球的一个消息,并不能完全了解他的研究成果。杜贵晨表示自己有内容翔实的论文,只是现在还没有发表,但将来肯定会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因为“我是把这个当做学术问题来研究的,是很严肃的,要千秋万代经得起推敲。”
中国写论文的人太多了,研究学术的人也太多了。近年来,无中生有的“学说”也越来越多了,无稽之谈的学说也越来越多了,还有哪个研究了多年的“红学”也研究得让人迷惑了。而所谓的“红学会”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解决了很多没事找事做的人的工作岗位,而让我们的社会少了一大部分没有生存能力的“学者”的下岗危机。
“孙悟空是山东人”的研究结论的证据站得住脚吗?这是很严肃的“学术问题”吗?当学术研究越益浮躁时,我在想,这些老人家们为什么会越来越糊涂了呢?《西游记》本身是一部神话小说,人物、情节等大多是虚构的,把这些虚构的人物、情节、地点等方面加以研究,甚至还要找到出处,有意义吗?明明老祖宗都告诉你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杜教授怎么就非得对号入坐呢?中国近年来拍摄了许多的电视剧和电影,这些影视作品也都申明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仅找到一些巧合,杜教授就敢对号入坐,不知道以后杜教授还会研究出多少类似的成功来。请看杜贵晨的苍白解说辞:“我的看法是,不管是神话也罢,是最浪漫的东西也罢,包括地理背景在内的描写,作家写它想像它,不可能没有一点现实依据。”在回答研究的意义是什么之前,我想请杜教授以后别再谈什么学术不学术的大帽子来压我们这些老实人,你再谈学术的话相信很多人就都该以为你老是不学无术了。
当然,也难怪,杜教授作为2个专业的博导,以往还真是默默无闻混了几十岁,如今一举成名天下知啊!如今,没有点“研究成果”和名气,怎么配做博士导师呢,杜教授要弄点惊人之举也无可厚非,只是都到快退休的年龄了,就不要来赶上炒作这股子不好的风气了,以免老都老了,还贞操不保,岂非是鸡打蛋飞。
明明哗众取宠,杜教授偏偏还要找出一些为自己辩白的话:“这样的研究成果不是要说泰山是什么,我个人怎么样,而是在说这个规律。现在许多人不了解学术研究的意义,所以出现了这种误解。”是啊,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老百姓,都不是学者和专家,所以我们经常被这些所谓披着学者和专家名义的家伙忽悠,但是请注意了,老百姓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所以,杜贵晨要想找到真正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成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去学习或者充电,尤其是在考古学专业上下功夫,你老要是那一天把孙悟空能大能小的金库棒找来,然后给我们耍上几套孙悟空的戏法,我不相信你老的研究成果的话,只能是怪我没心没肺也没长眼睛和大脑了。
(本人所码的文字,未经过本人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到其他网络或者刊物)
“花果山原型是泰山”这个引起议论的中心人物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杜贵晨教授,今年56岁,在山东师大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已20多年,是古代文学和文艺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本人是山东人,对泰山很熟,近些年来一直在研究《西游记》,逐渐就发现《西游记》里有很多地点以及细节情形是按照泰山的格局、形貌、景观来描写的,于是乎,他就得出了“花果山原型是泰山”这一结论。杜贵晨称他研究的出发点并非要找哪里是花果山、哪里是孙悟空的老家,最后得到的结果均指向是这个问题。尽管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有一些地名和《西游记》中的一样,但杜贵晨发现泰山的许多地名在《西游记》中都出现了,“一字不差”,且这些地名在《西游记》之前的县志等书籍上有明确记载。“我是当做学术问题来研究”,杜教授认为,从学术研究上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问题,单凭吸引眼球的一个消息,并不能完全了解他的研究成果。杜贵晨表示自己有内容翔实的论文,只是现在还没有发表,但将来肯定会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因为“我是把这个当做学术问题来研究的,是很严肃的,要千秋万代经得起推敲。”
中国写论文的人太多了,研究学术的人也太多了。近年来,无中生有的“学说”也越来越多了,无稽之谈的学说也越来越多了,还有哪个研究了多年的“红学”也研究得让人迷惑了。而所谓的“红学会”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解决了很多没事找事做的人的工作岗位,而让我们的社会少了一大部分没有生存能力的“学者”的下岗危机。
“孙悟空是山东人”的研究结论的证据站得住脚吗?这是很严肃的“学术问题”吗?当学术研究越益浮躁时,我在想,这些老人家们为什么会越来越糊涂了呢?《西游记》本身是一部神话小说,人物、情节等大多是虚构的,把这些虚构的人物、情节、地点等方面加以研究,甚至还要找到出处,有意义吗?明明老祖宗都告诉你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杜教授怎么就非得对号入坐呢?中国近年来拍摄了许多的电视剧和电影,这些影视作品也都申明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仅找到一些巧合,杜教授就敢对号入坐,不知道以后杜教授还会研究出多少类似的成功来。请看杜贵晨的苍白解说辞:“我的看法是,不管是神话也罢,是最浪漫的东西也罢,包括地理背景在内的描写,作家写它想像它,不可能没有一点现实依据。”在回答研究的意义是什么之前,我想请杜教授以后别再谈什么学术不学术的大帽子来压我们这些老实人,你再谈学术的话相信很多人就都该以为你老是不学无术了。
当然,也难怪,杜教授作为2个专业的博导,以往还真是默默无闻混了几十岁,如今一举成名天下知啊!如今,没有点“研究成果”和名气,怎么配做博士导师呢,杜教授要弄点惊人之举也无可厚非,只是都到快退休的年龄了,就不要来赶上炒作这股子不好的风气了,以免老都老了,还贞操不保,岂非是鸡打蛋飞。
明明哗众取宠,杜教授偏偏还要找出一些为自己辩白的话:“这样的研究成果不是要说泰山是什么,我个人怎么样,而是在说这个规律。现在许多人不了解学术研究的意义,所以出现了这种误解。”是啊,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老百姓,都不是学者和专家,所以我们经常被这些所谓披着学者和专家名义的家伙忽悠,但是请注意了,老百姓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所以,杜贵晨要想找到真正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成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去学习或者充电,尤其是在考古学专业上下功夫,你老要是那一天把孙悟空能大能小的金库棒找来,然后给我们耍上几套孙悟空的戏法,我不相信你老的研究成果的话,只能是怪我没心没肺也没长眼睛和大脑了。
(本人所码的文字,未经过本人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到其他网络或者刊物)
前一篇:苦丁茶的2005(一)
后一篇:诗歌调查——郎启波答李霞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