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开的文明冲突
(2015-01-13 02:17:20)
标签:
小说
《跟尼摩船长出海》
王彼得
海外文学
文化冲突
|
分类:
中短篇小说
|
躲不开的文明冲突
陈九
我的中篇小说《跟尼摩船长出海》以纽约石溪大学为背景,讲述中国留学生王彼得与白人学生尼摩船长间的一段冲突。矛盾起于对盗版书的不同看法,加入女人因素,最终导致一同出海赌命的高潮结局。
应该说,这个故事有一定真实性。当年我确曾在石溪大学读工程硕士,并荣获“邵逸夫荣誉奖学金”。班上有个白人男生丹尼尔,英俊潇洒善于驶船,可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他经常邀我去他家烤肉,并耐心回答我当时因听力不佳提出的问题。不过我俩确因“盗版书”问题发生过争执。那是1987年,我当时对盗版没概念,什么盗不盗版,印你的书看得起你,怎么就不行了?所以当他对此提出质疑时我很不理解。他坚称盗版是不道德行为,我则强调其中的善意,结果鸡同鸭讲不了了之。
这段经历一直没忘记,因为它十分典型。在美国住久之后,明白了知识产权的法律意义,这段记忆就更加清晰起来。我深感这是文明的冲突,像机械加工中的公英制,公制螺丝拧不进英制螺母,怎样都不咬牙。在美国住得越久这种感觉越强烈,无处不在,所以很自然反映在我的文字中。我的小说很多是谈海外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通过人际互动折射文化差异和文明冲突。这种感觉不再是表层的走马观花,而是经过岁月积淀后的强烈发酵,是酒不是水。海外华人或海外华人文化,不再是简单的孤立体,而是处在与当地文明密切互动中,是酒曲与温度的关系,丰富而深刻,具有浓烈的文学原生态。
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经过漫长的反刍期,正在软着陆。希望我的作品能为这种软着陆作出贡献。我们一方面受国内文学创作日益繁荣的鼓动,这些年国内小说界前所未有的活跃,好作家好作品潮水般涌现,这对海外写作者是巨大的诱惑与借鉴,丰富着他们的文学思考和语言塑造。另方面,他们经过较长时间的漂泊生活后,文化的孤独渡过了那段自闭期,不仅不再畏惧与本土文明尽情碰撞,还有闲情逸致思索其中的文学或哲学意义。于是他们的文学创作才开始有嚼头,有味道起来。我相信一切都刚刚开始,像人一样,文学的“混血儿”也会好看的。
这个故事的主角叫王彼得,土洋结合,他已出现在我的很多故事中,他还将在以后的故事中继续表演下去,敬请期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