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与方言
(2013-06-04 01:08:35)
标签:
天津
漂泊
保家卫国
俗气
走你
|
分类:
七嘴八舌
|
漂泊与方言
陈九
我好方言,尤其天津话。我在天津姥姥家住过,长沙道,民园,原来的张府,科技局那个院子。后来世事无常,又迁至重庆道,甚至河西的南楼新里,不同类型的天津话我都能说几句,就几句。
再往后就漂泊了。国内有个词叫北漂,我是海漂。北漂是假漂,我是真漂。北边都是沙漠,沙漠怎么漂?海上才算漂,看不见岸找不着北的才算漂。正是漂泊,让我有个惊人发现:方言很重要,有些情感必须用方言才能表达,就像有些爱,必须用动作才能表达一样。这样一来我就有了复习天津话的机会,沾边儿就说。有些人非说我是天津的。其实他们没听我说北京话,我京片子说得更地道。
说多了我发现,天津话里有些用词很准确,比官话都准。你例如:
普通话里的酱油,天津人叫青酱。你出门,王婶儿问,干嘛去?打青酱去。打青酱就是打酱油。青酱这个词就比酱油准确得多。酱油的原始工艺与黄酱类似,都通过豆品发酵,加盐,酿制而成。我小时住在锣鼓巷,胡同南口儿奔东有家酱油厂。我见天儿打那儿过,地上的泥土泛着黑色,冒着浓浓的酱香。所以酱油与黄酱同宗。青酱的青字有两重意思,一是颜色,青者黑也,酱油是黑的。再就是表示流动。比起黄酱的半固态,酱油是液体,可流动,青字表示状态,酱字表示性质,此乃绝配。酱油就不对了,油呢?香油还是汽油,中石油还是中海油?逻辑根本不通嘛,哪不挨哪。
再有西红柿,天津人叫火柿子。西红柿的西指西域,说明西红柿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其实这个说法不对,考古工作者早从先秦古墓中发现了西红柿籽,先秦您呐,那时西域还都是猴呢,究竟谁传谁,当然人传猴啊,对吗?可火柿子,您听听,一个火字形象地把红色表现出来,其中还暗含着中国式的热烈情感,火热,火车,火红,霍去病,保疆卫土,只有火才能去病,去腐败,去汉奸,去邪恶。这个火字用得多好,比那个什么西红柿阳刚多了,满载百姓想过好日子的火热期盼,火好。
还有一词:走你。这也是天津话,已随航母辽宁号上的战机起飞进入史册。还记得那张照片吗,领航员爽快的下蹲动作,用手笔直指向前方:走你!歼十五迎风而上,呼烈烈腾空而起,走你,我的中国梦!有人说天津话俗气,说这话的人要么年轻,没经过平庸生活的磨砺,要么装蒜。你好好想想,没有俗气我们怎能尽情地表达情感,没有俗气任何爱情都无法成功,很多情感必须用俗气表达,比如走你!这正是为何该词能一跃而起走进大众心中,朗朗上口酣畅淋漓,因为它表达的情感是准确到位的。
还有很多,我说不全。我的漂泊因方言的滋养,好多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