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在葬礼上的一点小区别

(2013-05-18 01:35:15)
标签:

礼仪

于是之

大款大腕

深色西装

医药援华会

分类: 纽约纪实
中美在葬礼上的一点小区别

陈九

    最近在网上看到著名话剧艺人于是之葬礼的照片,颇为感慨。于先生的演艺生涯绵延半世纪,经典角色不胜枚举,尤以话剧《茶馆》中的王老板为最。像他这样的功勋艺术家已是一种符号,国家精神生活的符号,超越了自身。

中美在葬礼上的一点小区别
排队等着发年货是吗?两句话也配不上,您连“艺术家”的头衔都不肯给于是之?都是孙子辈的狂什么呀?

    但他的葬礼,怎么说呢,仅从照片上看,远远不够庄重。虽说参加葬礼的名人非常多,但这些人的穿戴五花八门,羽绒服,牛仔裤,其风格色彩十分休闲,与葬礼氛围很不协调。他们仿佛不是参加葬礼,而是下楼买菜,顺便路过看看。连北京这些有头有脸的名流都如此,想必今日中国的风气大概也就这样。

中美在葬礼上的一点小区别
不懂敬畏,不懂礼仪,名气越大越丢脸。

    礼仪之邦仪在何处?礼仪是文明的脸面,我们何时能重归对礼仪的尊重?葬礼既是对死者的纪念,也是对生者情操的陶冶。我们不必恢复那些旧习俗,像孝子报丧,守灵,小殓大殓,最后入土为安,这些未必适合现代生活节奏。但起码的,参与者的服装要庄严肃穆,这是应该做到的。服装是礼仪的基本部分,如果这都省去,难道我们的文明,真浮躁到连换件衣服的心境都没有了,你忙什么呀?

中美在葬礼上的一点小区别
介尼玛是嘛玩意儿?牛仔裤都尼玛穿这来了?买菜路过是吗?

    我在纽约参加过若干次当地的葬礼,有朋友,有同事,有名人,也有普通人。我的印象是,无论何种信仰,何种风格,最起码的,参加者必须着装正式,男人是深色西装配深色领带,女人是深色套装或长裙,连孩子都不会凑合。有些教堂或墓园还提供深色的西装,专为个别因疏忽而未及更衣者,随手可借用后归还。肃穆庄重的服装体现了对死者的尊敬,也体现参与者的真诚祝愿,这是不该省略的表达。

中美在葬礼上的一点小区别
这就是纽约一般人的葬礼

    我在纽约参加的第一次葬礼,是纪念九二老人魏菊峰。他曾任美国医药援华会的理事(The 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量药品器材。他也曾游说马歇尔将军向中国提供武器和飞机,并力促陈纳德将军率飞虎队援华。他没有子女,死时孤身一人,是一位参加过重庆空战的空军老兵牵头为他举行葬礼。

中美在葬礼上的一点小区别
纽约葬礼之二。

    那时我是穷学生,没有正式西装,也没觉得很重要,只穿件衬衣去参加葬礼。到现场才发现不对,人们都身着深色西装或旧时的军服,只我一人与众不同,轻飘飘的,让我猛感文化上的缺陷。幸好主持人借我一件西装,才免遭异己之尴尬。同时,心中的崇敬庄重之情也因这件西装油然而生,对死者的敬仰,对生命的期许,都有更丰富的感触。

    礼仪源于人类的自尊。无论什么时代,文明都需要礼仪,失礼则人离,而人离则众叛,我们决不能滥到失去底线的程度。尤其在悼念伟人故去之际,对一切伟大的崇敬,都表示我们也希望伟大,我们不仅有今天,而且更有未来。这些含义,都需要通过某种礼仪体现出来,包括服装。我们是汉唐子民,不是叫花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