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不淫是好德行
(2009-12-26 10:54:16)
标签:
德行美色美好情感大德孔子杂谈 |
分类: 七嘴八舌 |
好色不淫是好德行
陈九
那何谓‘不淫’呢?一般的解释是‘适度’。这么说并不错,不过份,不放纵,是这么个意思。但仅仅不放纵就算德吗?历史上的贤人达士似乎都放纵过,杜牧的‘赢得青楼薄幸名’,张孝祥的‘红烛昏罗帐’,不放纵吗?如果楞把他们归入无德之辈,似乎很难讲通。历史经验和生活实践的启示是,除了不过份之外,还得不下流,这才是对好色不淫的最佳诠释。不过份容易,不下流很难,因为不下流的文化内涵太丰富,我以为,起码包含如下因素:
首先是不虚伪,敢于欣赏,装纯洁其实是最大的无德之一。这边走过去一个美女,要嘛有嘛。你说,嘿,看见没有,真漂亮。而他却装傻,什么,我什么都没看见呀?这种人就欠抽,大嘴巴扇他。世界上就是男人女人,彼此不欣赏还活什么劲呀,男人不敢表示对女人的欣赏是心理阳萎,不配当男人。
其次是珍惜尊重,要怀着真诚的心去欣赏美色。不是去玩弄和糟蹋,不是把女人当货物去占有,而是将美色当艺术品去欣赏呵护。有机会当然好,没机会也别强求,两情相悦才是最佳境界。切忌死缠烂打,鱼死网破。男女这个东西,必须美才行,不美你说图什么呢?
最后这条比较难,情调。就是把对美色的欣赏升华到艺术高度,让美好情感产生出美好的艺术品,这才是欣赏美色的最高境界。上面说的杜牧,张孝祥,还有莫扎特,毕加索,都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艺术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因为人类是有美好情感的,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对美色的欣赏。这种情调是大德,为什么是大德?大德属于全人类,流传千古,大就大在这里。
孔子时代是两千多年前,他那时能将德色双拼,已经是很前卫了。我相信孔子是个性情中人,实际上人类文明史基本是靠性情中人创造的。孔子的‘好色不淫’不仅讲清德色的辩证关系,也点破生活的真谛是性情,而非尔虞我诈,更不是物质至上。离开真性情,我们这个世界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有人建议放它几十颗原子弹,我肯定同意,包括我自己。
前一篇:回国散记: 放纵本应趁年少
后一篇:跨过女人河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