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回国散记 |
医院看着像衙门
--回国散记之十三
陈九
衙门像庙,或庙像衙门,形式上差不多。高台阶一层层地上,让人有朝拜之感,这是为渲染一种气势和威严,让来人未进门心里先惧怕三分。
庙和衙门或许可以这么建,因为它们都与神灵或权威相关。但医院也这么建就奇怪了,而北京的医院,特别是新建的医院,却偏偏净是如此。我家附近的海淀医院刚刚建好没几年,就这付样子。你去看病,甭管身体状况如何,你想,来看病的大多数都是觉得不舒服的,你让他先爬几十级台阶,他要一口气没上来死在半道儿,你负责还是谁负责呀?医院是治病救人之处,是为病人服务的场所,一切应为病人着想,首先是医院的建筑形式,必须考虑到病人就医的方便。
美国有两多,学校多医院多。美国的医院从未见过这种高台阶式的模样。相反,医院入口处的设计尽量为病人着想,有轮椅通道,自动门,想方设法让病人在最短时间内享受到医疗服务。可以这么说,到医院来的生命都是脆弱的,像风中之烛火中之帛,说灭就灭说没就没了。任何一丝为病人的方便,都可能拯救一条生命。请允许我再次引用这个俗词‘以人为本’,医院才是货真价实彻头彻尾要以人为本的地方,如果医院都不首先考虑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人还有什么救啊。
海淀医院的设计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电梯的位置太靠后,好像故意不让病人发现,好不容易爬上来进了大厅,还得走到最后面才能找到电梯。为什么呢?是觉得这些病人不应该不值得享受‘电梯’的待遇吗?那你的电梯到底为谁建的,难道仅仅是为工作人员吗?医院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社会中,人,一般人的位置和价值。医院往往可以最忠实地说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今天在哪儿?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