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神》:游子归乡斜醉西窗雨

标签:
小门神 |
分类: 娱乐评说 |
文/小爱

观摩了《小门神》点映场的最大感受就是唯美,电影画面超级美,很细腻,每个人物的表情都很生动,眼神中透着性格;非常喜欢影片中下雨的场景,真实的再现了纤细灵动的江南雨景,透明的雨衣上滚动的晶莹水珠,彰显江南雨水精华之美。《小门神》是继《大圣归来》之后又一部国产良心动画,影片节奏张弛有度,细节的趣味性很多,很耐看。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为中国动画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在影片《小门神》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充分运用到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故事情节、色彩风格等方方面面。影片伊始,提线木偶艺人手中的神荼和郁垒栩栩如生,雨儿姥姥家的门上贴着色彩鲜艳的门神年画。影片《小门神》特效、画面、、服装、色彩等环节都很精细,处处体现浓郁的中国风。男主角郁垒的武器制作的非常细致,胖萌叔神荼最爱的年糕是南方过年必备的美食,在新旧交替的时候,吃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影片《小门神》浓浓中国风也是制作团队在呼吁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挂桃符、贴春联、贴门神年画、除夕守岁是古人过春节的情形,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春节古老的传统民俗消失:小年习俗基本上形同虚设,“人日称重”无人过,“年味儿”正在逐渐变淡,有许多年轻人除夕夜会选择跟朋友彻夜打牌、喝酒,而不会在家陪伴父母、妻子和孩子。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有许多年轻父母给孩子解释什么是年画?什么是门神?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还让宝宝跟爸爸讲,除夕夜不能外出打牌,要在家放鞭炮,过年不回家会被“年兽”咬的。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动画影片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 ,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小火慢炖,循序渐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众多身在异地他乡的游子们,在习惯漂泊流浪心也是向往着家的方向,就像,落叶归根。影片《小门神》中雨儿的妈妈小英曾经也是在城市中漂泊的打工族,在雨儿的姥姥身体虚弱之后,她主动回乡接过了母亲的百年馄饨摊,她或许没有傲人的成就,或许没有炫耀的资本,却承载着人们内心最本质和淳朴的东西。一个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女儿,不言败,不服输,勇于创新,用自己的行动与汗水,去拯救一个家庭的命运与前途,这样勇敢、有担当的好妈妈让人尊敬。
无数离开家长的游子会在睡梦中乘一叶扁舟,穿越山水坎坷、熙攘无常,去寻觅最终的精神家园。那里,有光明,有温暖,有我们最后的依赖和归宿。无论此生,飘得多高,走的多远,总会有一隅浅湾,盛满温暖的涟漪,等待着我们回归。两鬓斑白的父母等着我们在年关的时候回家,贴大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后一篇:《美人鱼》:周星驰的星梦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