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电话车险人保财险马太效应中国人保教育 |
分类: 精品推荐 |
“兵贵神在‘速’,见‘微’乃知著”,用这句话来描述目前的电话车险市场竞争再为恰当不过。从目前市场现状来看,电话车险行业的竞争表面上是服务速度的大比拼,本质上却是服务管理水平和客户细节体验的竞争。谁能够真正落实好服务管理并在客户每一个体验环节做到位,谁就能够获取客户的“芳心”,并带来企业商业价值的良性增长。
现阶段,在众多保险企业的共同培育下,电话车险模式已经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国内电话车险市场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良性竞争使得各家保险企业纷纷推出优质服务以期获得更多优质客户续保和新客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今年人保电话车险推出“极速理赔”,将整个电话车险行业理赔进一步提速。自此,阳光产险、平安财险、太平产险各种“快、闪……”等理赔提速服务纷纷跟进。缩短理赔时间的承诺看上去一片美好,但是消费者能否为此买单,还是需要他们说了算!
“马太效应”是每一个行业竞争的终极规律。电话车险行业任何一次服务的承诺和升级,都是需要强大的后援团队和服务网点的支撑。只有拥有完善的机构设施、高效快捷的售后服务管理才能真正实践落实服务承诺。
首先是管理水平是否到位,如人保财险内部规定,查勘人员在收到调度任务后5分钟内必须与报案人联系,约定到达现场时间。同时,人保财险"掌上人保"移动服务终端正式上线,向社会推出电子查勘员、电子理赔员、自助理赔等保险服务真正为车主提供了一站式轻松、便捷。而这些的种种,都是立足于中国人保电话车险全国一万多家服务网点的完善布局。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5分钟内联系调度”“1小时内通知赔付”的服务效率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准。
其次,取得市场良性增长并获得消费者口碑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立足细微处,满足消费者体验环节的方方面面。在消费者媒介接触与购买行为孕育巨变的今天,电话车险品牌建设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立足于细微处,注重在电话车险服务的细致与贴心,将服务水平与口碑传播的两种力量汇合起来,取得业绩与形象的双丰收。
人保电话车险从“大品牌”的思路向与消费者深度沟通的“微品牌”方向转变,其特征是强调互动性、参与性、亲和性与渗透度,关注点不局限于知名度,更注重品牌内涵与品牌个性得到共鸣,与消费者建立起日常化的、深层次的关系,形成核心的品牌竞争优势。通过打造微品牌,进而发展深关系。
从电话车险车主“提醒服务”到“四项关怀、七项理赔服务承诺”零距离服务的推拉组合,再到员工和客户共同参与的“45°青春最美微笑评选”、“‘微车险’应用”等一系列内外兼修的客户情感沟通和互动,无不体现电话车险行业“微品牌”力量的发展沿革。也是人保电话车险在新媒体时代品牌建设中抢占用户心智过程的全新演绎。
因此,“快服务”核心内容并不是服务承诺文字面上“速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险企及客服、销售人员共同努力提供优于同业产品与服务的“微品牌”、“微服务”。亦或许不久的将来电话车险竞争将正式迈入“微品牌”“微服务”力量竞争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