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精品推荐 |
北京限制外地人购车的政策终于从谣言变成现实。不论买车与否,在京的外地人对于这个大城市,开始有了一些别样的感受。
前两天,新周刊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份微调查:你留在家乡还是出门在外?从评论来看,虽然许多人出门在外,但还是希望留在家乡发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现象:在大城市生活状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在大学生、白领、甚至金领见,开始涌现一股返乡暗潮。
其实从今年的春季开始,网络上就已经开始对选择北上广等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就业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有关专家提到,从城市化之初的青年选择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到现在的一线城市人才饱和,青年从一线城市撤离到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都是青年理性化的表现。在大城市出现人才饱和的今天,“返乡”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那么,二三线城市做好接纳返乡队伍的准备了吗?总体来说,国家对各个经济区的整体规划和战略,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二三线城市创造机会。一方面,产业转移为人才就业开拓了渠道,一些大企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这就相应增加了人才需求,为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国家提倡多元发展,现在大学生就业有了更多的渠道,每个行业都需要人才。
那么二三线城市的大企业们又以怎样的姿态迎接人才的归来呢?就拿正在进行海西建设的福建来说吧,据了解,当地的龙头企业正荣集团近期提出“荣&归”招聘计划,号召人才回到二三线城市建设自己的家乡。为此,正荣集团提出了“二线城市、一线平台”的口号,吸引人才回归。作为大陆惠台政策的先行地、两岸交流合作平台和渠道最密集的地区,福建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极大的,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速度将是不可小看的。
国家政策支持、大城市人才饱和、二三线城市发展,这些因素都促使“返乡”成为一种趋势,而渐成趋势的“返乡”浪潮也将进一步平衡我国的就业结构,打破之前人才集中在北上广的失衡状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