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哥们也赶赶流行参与个活动

标签:
中国之美世界看见新浪民族中国银行活动传统杂谈 |
分类: 精品推荐 |
今天哥们也赶赶流行,在网上参加了一个活动,可以赢取新浪小狐狸,所以也上传了我比较心仪的作品,哈哈,一幅不痛快,直接来了两幅。活动是由新浪和中国银行联合办的,这次http://client.sina.com.cn/2010boc/参赛地址,也期待你的参与,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民族文化。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作品。
锡伯族传统弓箭“角弓”
可能因为从小看连环画看多了,一直对中国传统的冷兵器非常喜欢。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锡伯族的“角弓”,一直梦想能拥有一把。
锡伯族“角弓”制作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较高 ,木材经过细致的打磨后,将弓片、骨材通过胶粘合在一起构成弓身主体,再用牛筋缠绕加固,使骨、木、角紧密结合,之后在弓身上缠绕至少一层的丝线,涂上漆,防止受潮,保护弓身。制作完成的弓身呈弧型,之后反曲而拉再上弦,使弓的张力大大增加,能产生170磅的张力,射击距离为二百至三百码。相对于单体弓来讲“角弓”长度也大为缩小,有力地提高了骑射水平。弓箭各个部分的制作有着严格的季节要求,冬季制弓干、春季制角片、夏季制筋条,秋季整合材料制作弓身。因而制作一把传统弓箭往往要耗费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弓箭的品质和价值不但与其材料的构成、弹力的强弱成正比,还从弓身的绘制的花纹中显现。可以说,一把传世的弓箭既是一个强劲的工具,又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浓缩。
作品网址:http://client.sina.com.cn/2010boc/product_show.php?id=487
傈僳族头饰:缀满爱的头饰——“俄勒”
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傈僳族妇女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虽然我还是未婚……不过有机会很想自己戴一顶“俄勒”,太好看了。
“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 、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时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
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
作品网址:http://client.sina.com.cn/2010boc/product_show.php?id=488
呵呵,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如果想详细的了解我们的文化,欢迎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或者登陆活动网,最后还请朋友支持我,赢个新浪的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