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法国的浪漫派

分类: 文学与艺术 |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丹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巨著共6卷,即《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浪漫派》和《青年德意志》。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1~6分册)(套装共6册)》包括《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的浪漫派》,《青年德意志》。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的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本社已于1980—1986年先后出版几位译者执笔的中文本,当时为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者提供过比较及时而必要的帮助。为了便于新旧读者系统阅读和收藏,我们今天将它重印并一次出齐,除将人名、地名予以统一外,对译文未作大的改动。
勃兰兑斯(1842—1927),生于哥本哈根的犹太家庭;1864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1864至1871年漫游欧陆,在巴黎结识大批评家泰纳和勒南,及英国政治哲学家米尔等,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他在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文学。为了帮助丹麦摆脱文化上的孤立状态和地方主义,他以革新者的热情宣传西欧政治文化传统。他为宣传进步思想和现代社会改革而写作,号召反对后期浪漫主义和抽象的唯心主义,《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1~6分册)(套装共6册)》就是他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义。
他进而和现代文学先驱易卜生一起,共同提倡精神革命;并和北欧文化名流比昂松、雅可布森、斯特林堡等,共同领导了北欧文学的自然主义运动。为此受到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他被称为“不信上帝的犹太人”。
勃兰兑斯(1842—1927),生于哥本哈根的犹太家庭;1864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1864至1871年漫游欧陆,在巴黎结识大批评家泰纳和勒南,及英国政治哲学家米尔等,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他在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文学。为了帮助丹麦摆脱文化上的孤立状态和地方主义,他以革新者的热情宣传西欧政治文化传统。他为宣传进步思想和现代社会改革而写作,号召反对后期浪漫主义和抽象的唯心主义,《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1~6分册)(套装共6册)》就是他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义。
他进而和现代文学先驱易卜生一起,共同提倡精神革命;并和北欧文化名流比昂松、雅可布森、斯特林堡等,共同领导了北欧文学的自然主义运动。为此受到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他被称为“不信上帝的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