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 小宝两岁六个月二十六天
http://s2/middle/3f579514x927f83ea97b1&690
这张是十一期间,一家人去澄江度假,在酒店的院子中老爸给拍的。
在博客中很少放自己的照片,因为自己属于哪种即没摸样、又没身材的人,充其量称之为有些事业心的一家庭妇女。呵呵!在我的思想中,女人总归要回归家庭的。
这张照片中也显示了,自从昕会走之后能够带着外出玩每次自己身上必不可少的装备。呵呵!水壶、背包(里面放着照相机、给昕带的吃的东西、衣服等一些外出必备东西),总的来说基本上是满满一包,我想这种现象在很多家庭带孩子外出时都会遇到的。在我身上还有一样对我鼎鼎重要的,就是昕,自从昕真正学会了走、跑等大动作后,就不再愿意走路,没办法每次外出昕都会像猴子一样挂在我的身上,致使外公看了很是郁闷!郁闷昕和她妈在一起时,怎么就不能下来走个路哪?呵呵!正所谓谁的孩子谁来疼,我能体会到老爸对我的心疼,但昕是我的孩子,同样对于她我也存在和老爸一样的心理。
http://s5/middle/3f579514x927f867ac054&690
这张是今天和老爸一起带昕去动物园后,吃过中饭去翠湖。拍照时,昕刚睡醒,呵呵!老爸给拍了这张照片,很喜欢那种彼此相依为命的感觉。
昕到今天已过两岁半,用小人自己的话说,现在她已两岁一个半了。在这两年半的时间中,自己也逐渐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也逐渐进入到母亲的角色中,虽然我在很多方面还是一个新手妈妈;在这两年半的时间中,自己在育儿路上也彷徨、筹措过,但我相信自己具备天生成为母亲的资质,能够用自己麻辣的性格陪伴我的小女儿快乐成长。
呵呵!现在说说在育儿路上,我对育儿的哪些事情吧!
抱孩子:
我是超级喜欢抱孩子的,喜欢与孩子心贴心的感觉。自昕出生、当自己确认眼前的小人就是我的孩子时,我便爱上了抱孩子。喂奶要抱着喂决不躺着(其实自己也很想躺,但始终没学会);小时孩子有任何的需求都会把她抱在怀里和她说话、问其所需;稍长大后,孩子能走路了,但昕又想要抱的愿望时,自己还是义无反顾的将其抱起,因为在我心里,抱孩子的时光就那么几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所以尽情地让自己、让孩子感受彼此的怀抱。还有一个原因是:每当把孩子揽入怀中,可以很好的与孩子沟通(因孩子个子还小,说话声音不大,有时会因距离而使我听清孩子的话语,但如果把孩子抱在怀里我俩的距离近了,就可以尽情地沟通);当孩子情绪产生波动时,拥抱能使孩子得到安定的感觉,不好的情绪会很快的平复,因此现在如遇到昕不开心、哭闹时我都会询问她是否愿意到我的怀里尽情地发泄,这样昕会很快的把自己的怀情绪发泄掉,也能感受到在自己难过、悲伤、愤怒时,妈妈都会和她在一起。
尊重:
在没孩子之前,我想自己会和很多人一样存在着孩子就像是小动物,需要大人们去调教。但随着昕的不断成长,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奇迹、看到了其实孩子的成长是跟随着自己内在的脚步、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锻炼、从而从更多的实践中形成自有的经验。
当然在孩子形成某种经验时,尤其当孩子自我意识、性格开始形成后,我们大人需要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让孩子懂得有多大自由就应遵守多大的规则。
别看孩子小,似乎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用纯洁的心能敏锐地感悟到身边的人与事。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也将用什么态度回报你及他身边的人。
尊重始终是我一直奉行的对待小宝的态度,而无论孩子是否会说话、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当涉及到孩子时,都会征求她的意见,除了原则性问题,例如:安全、规则等方面,毕竟除了原则性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协商的,例如:我看好了一件不错的适合昕的衣服,但要另外一件,经过沟通昕始终坚持,那我采纳;对购买东西,我俩协商解决,不是不允许买但必须有节制、有原则,之后俩按照约定进行等等;我发现用这种尊重孩子、询问孩子意见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到决定自己事情中来,当规则定出后孩子很愿意按照事先说好的规则办事。我想,这样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她被人尊重,被人认可,从与家人沟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或许在将来她也会按照曾经父母对待她的方式,尊重周围的人与事。
坚持:
曾经自己绝对可以称之为三分热血之人。但自从有了昕,自己开始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持之以恒。
第一件事就是:写博。写博不仅记录了昕的成长历程,同时这里也成为了自己倾诉的一角。在这里记录着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心得、在这里记录着昕所有各个阶段的状况、在这里我想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尽可能的将写博的时间拉长再拉长。
第二件事就是:给昕读书。自从昕一岁三、四个月开始每天给昕读书坚持到现在。给昕读了也不下三百本书,现在书已成为昕生活中的必备之物,汽车上、飞机上、等待时、睡觉前,书都成为了排解昕无事可干的状态,也很好的帮助我消磨等待的时间,呵呵!
经过这一年多的读书,书不仅在认知上给昕带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在行为处理上、思维逻辑、语言表达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孩子在貌似不断重复读书的过程中,也正在逐渐形成自我吸收、自我消化、自我学习的过程。例如:没特意教过孩子认识颜色,突然有一天自己就知道了很多颜色;没教孩子数数,突然有一天她能点着实物或图片,通过数数准确的报出数量;从未教过孩子加法,突然有一天外公问,你有一个苹果,我又给了你一个苹果,现在你手上有几个?回答:2个。再问,如果再给你一个,现在手上有几个?回答:两个。为什么是两个?回答:吃了一个。呵呵!有意思吧!通过每天的读书,昕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嘴里的新名词也很多,经常冒出的名词让大人们瞠目结舌,不知这孩子从哪里听来的。
第三件事就是:刷牙。从昕一岁八个月开始,坚持每晚必须给昕刷牙。从开始的不配合、每晚因刷牙我俩之间的斗争到今天已将刷牙固化成每天必须完成的程序。
生活中还有很多对孩子成长重要的事情,我想作为家长一旦我们开始了,就要坚持下来。这样让这些好的习惯、好的生活方式固化成孩子内在的东西,想必对孩子的将来必有很大的帮助。
不怕脏、不怕累、脸皮也要厚
当孩子还不会爬之前,基本上他的活动空间集中在床上。因此只要保证周边的卫生孩子在喂养过程中就不会有什么重大问题。但随着孩子行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床的空间明显不能满足孩子自身成长需要,这是我们大人要为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此时便出现了孩子与家长的第一次矛盾。
例如:爬,在很多老人或家长看来,让孩子在地上随意爬是一件很难容忍的事情,因为脏,一是害怕地脏,怕孩子生病;二是怕衣服脏,自己受累。呵呵!家长就把孩子限制在固定的区域内,不允许孩子爬上爬下、爬高爬低,尤其是家外面的环境中。其实自己仔细想想,这些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在一岁半之前跟随内心指引,必须要实践掌握的。
例如:扔东西,孩子有段时期非常喜欢扔东西,你捡起来她就扔,不知道的以为孩子故意的,故意在气你,其实不是,孩子通过扔东西来掌握空间的概念,掌握东西从手上扔出并不会消失得概念。如果知道了这点,你还怕累吗?呵呵!估计都会配合孩子来完成这一时期内自身成长的。
例如:水、泥、沙。好像孩子天生就喜欢玩这些,但有些家长因孩子玩这些会弄脏衣服、弄湿衣服而限制孩子,其实这些物质在童年时期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仅仅为了减轻自己一点的劳累而横加阻拦孩子得到快乐似乎有点不应该。
在面对孩子当庭哭闹,家长冷静应对,绝对是锻炼家长脸皮的事情。曾经几次均遭遇昕当庭大哭,是那种有些歇斯底里的哭,自己也只是抱着她,平静的告诉不可以,周围的人像看动物似的看着我们,呵呵!无所谓,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无关紧要之人,何必让他们的评价来影响我育儿的原则那!
孩子是随性的,他们只选择喜欢的而不会在乎他们所喜欢做的事情处于什么环境中。如这个环境是安全的,我都会放低身子陪着孩子,让孩子尽情的玩耍。例如:我可以陪着昕坐在马路牙上看过我往的路人;我可以席地而坐,无论是马路上还是土地上,陪着昕玩土玩沙;我可以开心的与昕尽情地对话,尽管那些话听起来有些幼稚,有些像童话书中的话语,而引来周围人的侧目;我可以把自己当成小孩,陪着昕去踩水、滑滑梯、去做一些看似幼稚可笑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在昕眼里是很重要的,因为她需要妈妈的陪伴,需要妈妈的参与。呵呵!自己开心就好,何必在乎他人那!
玩,就要投其所好
人似乎天生就喜欢玩,更比用说孩子了。孩子在看似纯粹的玩耍过程中,丰富着自己的经验,修行着自己的行为、增长着自己的能力。
孩子刚出生眼睛成为了孩子主要了解世界、了解周围的东西,孩子每天会用眼睛观察着四周的环境和人,此时我们为了配合孩子给孩子看适当的颜色,会促进孩子视力的发展。
随后孩子开始喜欢吃手、吃各种触手能及的东西,这是孩子手部能力开始的标志,也是孩子用口来认知的标志。
手的应用将伴随孩子很长时间,但最初能力的增长将主要在1到2岁。主要体现在撕纸、抓东西、捡各种细小的东西、扭瓶盖、开瓶盖、将各类不同形状的物品放置到容器中、翻书、玩泥、玩沙、玩水等等,在我看来都是孩子锻炼手部的,因此此时我将根据孩子的喜好为其提供她所需要的各种物品,以满足她自身需求。
腿、脚的发育也主要集中在1岁半之前,从开始能翻身、爬行、站立、行走、上下坡、跑、跳、上楼梯等等,都是孩子这个事情最愿意干的事情。这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最累的是:孩子上楼梯,1岁左右在孩子刚学会走到完全掌握行走能力的一段时期中,上下楼梯是孩子最高兴的事情,从最初的你抱着她的腋下举着她上楼、到扶着胳膊、慢慢的逐渐到自己学会单脚上楼、到最后双脚交替上楼。刚开始为了满足孩子上楼梯的愿望,自己会扶着孩子弯着腰一趟一趟上下走楼梯,走的自己都快崩溃,但孩子还意犹未尽。
语言的发育,昕说话不是很早,大约在一岁半左右,一旦会说话了自我感觉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快速和有成效的。此时,书便成为帮助孩子学习说话、掌握词汇、认知的好帮手。自己也从最初的菜鸟选书者慢慢的变成根据孩子心智发育、喜好来选择适合她的书。在孩子一岁半之后,我会给孩子有意的选择一些名家编写的适合孩子读的散文诗、童话诗等等,目的让孩子在语言发育黄金期内接受到美好的语句,在心中种下一棵美好的种子。
在此过程中,通过录音机、电视、读书教给孩子说学儿歌、唐诗什么的,当看到昕对英语发生了兴趣,便买了洪恩幼儿英语来满足她的兴趣爱好。
社交能力的培养,据我对我家女儿的观察,孩子大约在1岁半之前似乎对小朋友没有太多的感觉,多半都是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玩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太会和别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但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不断显现出来,此时,我会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小朋友玩,以满足她社会性发展的需求。
玩,能带给孩子快乐,也能在玩中学习不少的东西,关键是大人如何有效地、投其所好的引导孩子玩,在满足孩子内心需要的同时也能达到我们健康育儿的目的。
带着孩子去出游
带孩子出去玩,无论是近郊游还是远行,估计是每个父母非常愿意的事情。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不仅可以使孩子见识到一些东西丰富自己的经验,能关键在我眼里带孩子出去玩,能很好的消磨时间,很快时间就过去了,比窝在家里要过的快的多。呵呵!所以,有空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对于远行你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育儿的话题似乎是总也说不完的,在育儿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没有错误,我只能跟随着母亲的本能、参考一些育儿理念来陪昕成长,让自己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