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栀子花怀念堂姐路光珍

(2025-01-24 16:49:12)
标签:

情感

佛学

     昨天,刷刷视频,刷到一女士在晒其种的栀子花已开放,猛然想到现在已是栀子花开的时节。今日去乡间办事,满眼金黄,村庄之侧,想必也有半野的栀子花,浓香四溢。
       想想我们这些生于乡村之人,对花草并无特别关爱之处,尽管居所之内外,或栽或养了些鲜花,既是内子的小雅,也点缀一点凡夫的生活。不过我总是想起乡野之中的野蔷薇和桅子花。以往的四月,我都会特意在黄海桥头停留,拍一张蔷薇的照片,再写上一个小诗,我以其为不富不贵,花界平民。至于端午之后的栀子花,也逢时收到数捧,养于瓶中,满屋漫香!
       上冈乡间,旧时地名多以墩子之前冠以某姓,所谓某家墩子,都是人工在田野之中筑起的高地,以避水防洪。我的祖居也在一个高墩之上,此墩为民国初年洪灾之后,祖父兄弟三人,下定决心,从田间挑泥筑成,是此乡间地势最高的地标。后来祖父之兄,举家去上海谋生发展,留二三两房,居此墩上。到我们这一辈时,祖母高寿且是唯一健在祖辈,此处男丁兴旺,基本上是年添一丁,堂兄弟有十一人,女孩仅有汉叔家光珍一人。我家虽然离开祖居,但假日闲暇,也常常墩子上渡过。兄弟虽多,相处甚是和睦,很有大家庭中大带小的风气。堂姐光珍,是唯一的女孩,处于兄弟之间,性格温和,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说到栀子花,我们印象她很喜欢栀子花。每到这个时节,她身边总有许许栀子花,不知何处采得,她总是分给我们数颗。
       大约2015年,我在徐州接待来游玩的堂姐,席间说了许多童年趣事,也曾问起她从哪里采的栀子花,回答是记不清具体了,反正墩子附近就有。聊到愉快之时,光珍呼我小名,弄得一旁侄辈很是惊呀,他没想到我还有如此高雅的小名,我笑曰,这个名字姐姐可以称呼,显得亲切,你们小辈就免了,此景如昨日再现。徐州之行后没两三年的时间,光珍被诊出患淋巴癌晚期,姐夫杨先生全力医治,抗争五年之久,遗憾地是前年这个时节辞世。光珍病危之时,我与弟弟同去医院探望,共同回忆少时时光,听其念叨许多家常,夫家待她很好,自叹知足。
      去年麦收季节,是光珍首个周年忌日,我们在盐的兄弟们都去冈西镇公墓 参加了纪念活动。此活动前两天,有位女士带了一小袋栀子花放在我的办公室,当时我就想带几朵敬献于光珍的墓前,只是有事相扰,此细节忘却了。
       这些年,送别了许多亲人,大多数长者老者,行的是孝道。光珍是我们整个家族光字辈人的第一位离世的,同辈同年代人的离去,多了一份伤感。前年的阳历六月五号是光珍故而去之日,今天又是六月五日,特以栀子花作如是文字,纪念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龙兴桥随感
后一篇:黄河铁桥远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