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职场的二十年,因工作关系,游历过国内许许多多的地方(除西藏区以外的很多地级市及县),有笔记本电脑后,所到之处,总是随性写一点东西。遗憾的是,一次出差湖南,我的笔记本被盗,所写文字全部遗失。
后来,随机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的记录一些自己的随感,都是自娱自乐性质文字,不成体统。也曾经自定一个规矩:每月读一本书,涂鸦四篇。每月一本的读书没有做到,涂鸦基本坚持下来了,故而朋友圈里不成文的文字也积累了700多篇。
父亲晚年,学会手机看朋友圈,故而能够阅读到我发在朋友圈中的小文字和图片,对我这个习惯表示肯定,并多次希望我能够整理成一个小册子。我的回答是这些都是自娱自乐的小文字,小诗有很多不合古人平仄要求,时评小论很粗浅,想做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极好的文字功底;这些大多数都是应景即兴之作,没有图片相附也不生动,而编辑图片也需要工作量,当下不具备条件。
父亲上月溘然长逝,我亦罢笔数周,此间我曾想父亲对此可能需要的仅仅是慰藉,一册来自于儿子的纸质文字,符合老者阅读习惯,随时可以把玩,是否完美并不重要。那么这就是一件小事,不难,罗列一下,打印出来即可。举手之劳,我却未做,实在遗憾。
上周,丧仪之四七,堂伯(父亲堂兄)过门小坐。老学究要我抄录些文字供其把玩,于是我拷贝了从当下至去年二月(一年半时间)的日志,大约80篇左右,打印成一小册,供老长辈打发时间,也是对父亲生前小小愿望没有满足的弥补。
之所以最后一篇为2022年二月(农历)所作《祭文》,也是表达对父亲的歉疚与怀念:父亲曾多次对此文肯定,并提议改动一字,录入时我遵遗议改之。
加载中,请稍候......